鋼架林立,塔吊飛舞;車輛穿梭,工人忙碌。近日,位于新安經開區的洛陽欣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氧化鋁提純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火熱景象。隨著項目建設快馬加鞭,從鋁土礦中提取制備鋰電池的材料即將變成現實,將助力洛陽鋁基新材料產業在延鏈強鏈中提升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邁向“尖端”。
作為洛陽市第十二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中“開工一批”項目之一,欣安新能源氧化鋁提純項目設計產能為年產氧化鋁提純制造碳酸鋰8500噸、鋁基新材料40萬噸、新能源材料30萬噸。
“碳酸鋰是制備鋰電池的材料。在氧化鋁生產中提取碳酸鋰是一種技術創新,填補了從鋁土礦中回收利用鋰的技術空白。”該項目相關負責人王國強坦言,把鋁土礦伴生的鋰資源利用起來,對于解決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王國強介紹,氧化鋁提純制造碳酸鋰工程是該項目一期工程,總占地約59畝,利用洛陽香江萬基鋁業已有場地新建廠房約2萬平方米,引入世界首創技術在氧化鋁生產過程中提取鋁酸鈉溶液中的鋰,通過深加工生產碳酸鋰,可實現年產值約6億元。
氧化鋁提純制造碳酸鋰工程主體工藝裝置包括吸附劑制備系統、超濾系統、高壓濃縮系統、沉鋰系統、精制系統、化驗中心等,致力于打造國際領先的智能化產業示范生產線。
鋁基新材料產業鏈是洛陽市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鏈之一。洛陽鋁基新材料產業現已形成包括煤、電、鋁、鋁深加工等在內的一體化發展鏈條。“十四五”末,全市鋁基新材料產業規模將突破1200億元。
自今年年初全面開工建設以來,在洛陽市重點項目建設服務中心和屬地主管部門“滴灌式”精準服務下,該項目已邁過一個又一個建設節點。
王國強介紹,4月中旬主體廠房封頂后,設備安裝等工作緊鑼密鼓開展。目前,吸附段主體設備全部安裝到位,設備連接管路鋪設加緊收尾,本月底將進行帶料試生產;沉鋰段廠房轉入設備安裝階段,力爭6月底前開啟設備聯動調試。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做好施工物資保障,合理協調工序,增派人力和設備,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確保施工進度按計劃進行,全力沖刺今年10月正式投產目標。”王國強說。
欣安新能源氧化鋁提純項目投產后,在推動企業實現最大限度資源綜合利用、打造新的增長點的同時,還將有效拉長洛陽鋁基新材料產業鏈條,推動產業朝著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方向邁進。 洛報融媒記者 郭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