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麥灌漿中后期。邱縣30.5萬畝小麥灌漿平穩,豐收在望。為確保不誤農時、顆粒歸倉,邱縣多措并舉,為“三夏”的到來做好準備工作。邱縣成立了由政府主管副縣長為組長,各鄉鎮、交通運輸局、氣象局、供電公司等18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三夏”生產工作專班,明確各項任務和責任人。縣農業農村局成立8個指導服務組,深入各鄉鎮做好“三夏”期間農機化生產指導和服務工作。建立覆蓋鄉村的機收工作聯系機制,每個鄉(鎮)明確具體聯系人,負責動態跟蹤、需缺調劑、紓困解難等工作。
在農機具調配和使用方面,邱縣提前做足準備。提前進行檢修和保養,確保農機具的數量和性能得到保障。開展農機手培訓,確保農忙時節能夠高效、安全地進行作業。組織農機維修服務站點開展巡回工作,協調配件供應。建立區域性農機和維修站微信群,及時開展維修技術咨詢和答疑。
為了更好地服務外來農機手,邱縣在大廣高速路口和106國道槐樹服務區設立“三夏”農機跨區作業服務站點,配備遮陽棚、桌椅、水等設施和物品,24小時專人值班,做好服務引導、疏導交通、應急保障等服務工作。為提高農民群眾的知曉度,邱縣還通過當地媒體對外公布全縣“三夏”服務熱線及應急機收作業隊維修點名單,并通過農村大喇叭、明白紙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
各鄉鎮政府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環保意識,通過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有效遏制秸稈焚燒的現象。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當地農業農村局加強與氣象、水利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及時獲取天氣信息和災害預警,制定應對措施。
據邱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有自走式收割機455臺,履帶式收割機7臺,基本滿足全縣夏收需求,預計“三夏”期間投入農業機械約8000臺(套)。全縣還有7臺烘干塔,日烘干能力500噸左右,可有效應對麥收期間的極端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