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期召開的市畜禽養殖糞污治理現場觀摩暨農業農村重點工作調度會議上獲悉,曲周縣大力推行蛋雞養殖“H”籠改造,實現了糞污不落地,提高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曲周縣是畜牧養殖業大縣。2023年底,全縣生豬、牛、羊、禽存欄量達1517.5萬頭(只),出欄682.2萬頭(只),尤其是蛋雞年存欄1500萬只以上,全縣畜禽糞污年產量約為76萬噸。為防止污染,曲周縣成立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專班,全力推進糞污治理工作,出臺了畜禽養殖規劃、設備升級改造、糞污資源化利用等一系列政策,構成支持養殖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曲周縣教育引導農戶全力改造提升養殖設備,從源頭夯實治理畜禽糞污基礎。在蛋雞養殖設備改造上,該縣以蛋雞養殖量最大的南里岳鎮為試點,采取政策宣傳、思想引導、群眾自愿的原則,由鄉鎮政府出面擔保、組織金融機構提供低息貸款等形式,引導養殖戶將蛋雞養殖設備由傳統階梯式“A”型設備,升級為“H”型設備,實現傳輸帶收集、糞污不落地,減少交叉污染。目前,全縣規模化養殖戶整改熱情高漲,整改后的養殖戶與集中處理中心簽訂了《畜禽糞污代處理協議》,確保糞污全部集中處理。
該縣充分發揮縣校合作優勢,借助中國農大曲周實驗站的科研力量,建立綠色養殖科技小院、禽蛋實驗室,主導制定了邯鄲市地方標準《蛋雞養殖場減氨除臭技術規程》,從種苗培育到畜禽飼喂、飼料添加、圈舍環境、糞污處理等,全流程提升綜合發展能力,減少糞污產生,減少氣味,降低氨排放,發展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特別是北農大節糧型蛋雞,生產每枚雞蛋節省飼料25g左右,減少了糞污產量。
以項目為支撐抓循環利用是曲周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一個特色。該縣先后培育沃啟、富根、地復康等多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開發生產蚯蚓糞系列生物有機肥、各類水溶肥、微生物菌劑等生物肥料13種,取得專利19項,年處理糞污54萬噸,產品應用于大田作物、果蔬、花卉等種植領域,遠銷山東、海南、貴州等12個省區,年產值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