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以“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的2024年邯鄲市六五環境日活動在園博園拉開帷幕。活動現場,邯鄲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清龍倡議大家要做綠色生活方式的踐行者、要做自然生態環境的守護者、要做環保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者。參加活動的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她總認為生態環境保護是政府的事,與百姓不相干,但是,近年來各級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深入群眾開展一系列宣傳,讓她越來越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正因如此,如今,張女士會用洗臉水、洗菜水沖廁所,外出就餐不用一次性筷子,家里的小轎車也被“雪藏”起來,能騎車和坐公交車絕不開車。
“全市生態環境成果展”“生態環境保護攝影大賽作品展”“環保設備展”……活動現場的主題展覽中,既有在滏陽河畔歇腳、踱步的成群水鳥留影,也有邯鄲市環保企業最新研發的一件件環保設備。
在活動現場的人們看來,這些展出的作品是邯鄲振興發展成效的一個側面,也是美麗中國建設成就的一個縮影。
“污水變清流!”“廢水也能華麗變身!”……伴隨著一路美景,與會人員走進復興區戶村污水處理站,在看到臟臭污水經過處理變成透明清水時,大家發出了驚訝的感嘆聲。
據了解,復興區在居住人群較為密集、地勢較為平坦的戶村等3個村莊建設了集中式污水處理站,對治理后同時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和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一級排放標準的廢水實施綜合利用,打造了生態濕地,以水為謀,鋪開了農村人居環境新畫卷。
“聽到了嗎?清風掠過樹梢,蟲鳥也在婉轉歌唱呢!”走在沁河郊野公園的小路上,郁郁蔥蔥的樹林間,花兒牽牽繞繞,一群鳥兒時而展翅盤旋空中,時而藏于片片綠影中。
巖崳尋芳、水漾蒲影,槐鄉柳韻、沁河人家,這道靚麗的風景讓大家格外興奮,紛紛拿出相機、手機等設備進行拍攝。
生態文明建設沒有局外人,傳播生態文明、共建美麗中國,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從現場熱鬧的場景不難看出,珍愛環境、呵護生態,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行動。
不負青山,終得金山。生態奇跡是生動感人的,是具體可見的,是真真切切為群眾帶來幸福的。
這個季節,徜徉邯鄲的大街小巷,優美的環境總是令人流連忘返。無論是市民還是外地游客,都會豎起大拇指由衷地感嘆:“邯鄲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了。”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