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至2023年,復興區連續五年在全市禁止露天焚燒工作考核排名中位居第一。今年以來,該區禁燒工作繼續保持全市領先。記者了解,復興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禁止露天焚燒工作,對露天焚燒行為堅持“零容忍、全時段”打擊。區委書記、區長逢大氣治理會必講禁燒工作,在重要時段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并多次帶隊深入一線現場督導具體工作。該區還建立了區、鄉、村三級禁燒工作網絡,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制,上下形成“一盤棋”,共同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
據介紹,復興區在全面禁止露天焚燒工作中,堅持做到宣傳發動、清理整治、科技助力、資金投入、末端落實、考核問責“六到位”,為改善全區大氣環境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該區組織交通、水利、城管執法、農業農村等部門對國省干道、鄉間公路、河道溝渠及風景帶等重點區域秸稈、垃圾、雜草等易燃物定期全面清理,發動群眾對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等區域開展環境清理,鼓勵引導農民實施秸稈直接還田,從源頭上消除了焚燒隱患。
同時,該區投資300余萬元,對轄區51個涉農村莊禁燒指揮部進行標準化建設,改善了網格人員辦公及生活環境,配備電動巡邏三輪車及割灌機、風力滅火器等器材,全天候不間斷巡查,及時處置焚燒隱患。2022年,該區在技防上進一步突破,安裝了云廣播,把工作重點從“發現后處置轉變為提前防控”上來,形成了“提前發現、提前處置”更加高效的工作機制,極大降低了焚燒現象的發生。該區還建設了露天焚燒紅外視頻監控平臺,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對轄區涉農區域露天焚燒現象進行監管,確保火情第一時間發現、交辦、處置、反饋。組建無人機團隊,不定時對轄區露天焚燒隱患全方位飛檢,使露天焚燒工作由過去“人防”變為“技防+人防”,實現了禁燒全覆蓋、無縫隙監管,讓焚燒行為無處循行。
為確保各項工作末端落實到位,全區51個指揮部的電子顯示屏24小時滾動播放禁止露天焚燒宣傳標語,在每一個村的主要路口、地段、路段設置固定式宣傳標語,確保禁止露天焚燒宣傳氛圍濃厚;每一個行政村莊(社區)支部書記,每天在早、中、晚時段利用大喇叭喊話宣傳禁燒工作,時刻提醒人民群眾認識露天焚燒的危害和責任;分布于田間地頭的高空信號塔上安裝了9套高音智能廣播系統,實現了基于IP網絡的數字化音頻的廣播、直播、點播,及時制止違法行為,引導廣大干部群眾人人都做禁燒宣講員、巡查員、勸解員,使禁燒政策家喻戶曉,“聲”入人心;每個行政村(社區)成立不少于5人的應急巡查隊伍,每個指揮部24小時值班值守,隨時接收火情命令;建立秸稈還田、公墓、墳頭分布臺賬,做到農作物秸稈及時還田,不能還田的,集中堆放由專人看管,嚴防發生露天焚燒;巡查人員對路口、山口、門口、林口不間斷巡查,城邊、村邊、路邊、河湖邊、公共場所邊重點區域有定人看管,全年不間斷清理路邊、林邊、地邊、墳邊、礦邊、隔離帶等露天焚燒隱患,確保出現火情能夠隨時應對,堅決遏制火點發生和火情蔓延。
在區、鄉、村三級禁燒監管網格基礎上,該區邀請市禁燒辦專家對全區網格化人員進行培訓,進一步提升了網格人員應急處置能力,強力推動網格化各項工作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