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端午節傳統習俗節日氛圍,倡導彭艾康養、綠色健康的旅游生活模式,6月8日—10日,館陶縣舉辦“艾在端午,彭艾康養館陶行”系列主題活動。“經常用艾柱、艾條熏烤穴位,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益處,更能起到保健治病的效果。”6月8日上午,館陶縣中醫醫院開展了“中醫診療法”“中藥炮制”“中醫正骨”“中醫養生”等義診服務,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專業的中醫診療建議,并現場演示了中藥炮制的過程。廣大居民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親身體驗艾灸康養技術的療效。大家紛紛表示,通過體驗學到了很多實用的中醫養生知識,也感受到了傳統中醫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家先挑選喜歡的香囊袋,然后將艾絨裝進去,再將丁香、藿香等香料裝進去,拉一下上面的抽繩就可以了。”在糧畫小鎮劇場,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彭艾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紅霞在現場教授大家制作艾絨香囊。
“來這里,不僅能欣賞美景放松心情,還能進行手工體驗,更能讓孩子了解不少端午文化習俗和艾草治病養生的知識,真是太好了。”游客張占方高興地說。
據了解,此次系列活動包括“艾在端午,游小鎮,館陶行”——康養體驗游、“艾在端午,享中醫,學康養”——走進中醫醫院、“艾在端午,識民俗,學非遺”——艾絨香囊體驗游、“艾在端午,享康養,學艾灸”——彭艾養生知識普及等內容,讓游客在游玩時體驗艾灸康養和傳統中醫診療帶來的奇妙樂趣。
館陶自古就有種艾用艾的傳統,相傳養生鼻祖彭祖晚年在古館陶一帶用艾草養生治病,館陶一帶的艾草也因此被稱為彭艾。而艾草是我國勞動人民最早認識和臨床應用的藥物之一,用艾草保健治病歷史悠久。
“館陶縣把大力發展彭艾康養產業作為推進健康館陶建設的重要抓手,結合本地中醫藥產業發展,立足全產業鏈提檔升級,積極探索‘文旅+彭艾康養+中醫藥’發展新路徑。”該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負責人連小兵表示,館陶縣正在把彭艾康養產業作為轉型發展新賽道,借助健康中國建設政策之天時、彭祖在館陶彭艾產地之地利、產學研用完整鏈條之人和,積極打造文旅產業、彭艾康養產業、中醫藥產業發展高地,把彭艾養生實化到項目上、實化到產業上,進一步創品牌、創名氣、引人流、做產業,加快“文旅康養”深度融合,吸引京津老人來館陶養老,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