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打捆、包裝……近日,邯山區北張莊鎮西孫莊村艾草種植加工基地內,工人們將新鮮艾草打捆包裝后,裝上物流車。這些艾草將被運往北京、石家莊等地。“艾草畝產2000斤左右。”該基地負責人、河北正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振平說,今年新鮮艾草銷售收入已達十幾萬元,大部分艾草經加工后,制作成艾絨、艾條、艾草香包、艾草枕等產品,年可創收3500萬元。艾草作為一種藥材,其葉、莖、根均有很好的藥用價值。近年來,邯山區培強育壯艾草特色種植加工產業,在北張莊鎮西孫莊村、大隱豹村等5個村發展艾草產業。河北正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起5000余畝艾草種植加工基地,進行艾草系列產品綜合開發,以艾草產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我們這里種植的艾草,艾絨含量高,像這種捏完后不散的就是優質純艾絨。”走進艾絨生產車間,杜振平捏起一小撮艾絨說,基地配套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艾絨生產車間,建起3條全自動艾條生產線和艾草系列產品加工車間,年加工優質艾絨500余噸,產品暢銷河北、河南、山東、湖北等地。同時,該基地還建設了艾灸館,將艾草種植與康養相結合,延長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集艾草種植、儲藏、加工、研發、銷售和灸療健康服務、文旅康養等于一體的艾草全產業鏈體系。
由草變寶,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小艾草成為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黃金草”。按照“公司+村委會+基地+農戶”模式,河北正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西孫莊村等5個村村委會簽訂收購合作協議,公司負責艾草回收,村民負責種植,可以獲得種植管理收益和土地流轉收益,并可享受二次分紅。周邊村村民也可應聘到基地車間工作。目前,北張莊鎮一帶200余名村民成為艾草種植管理技術人員,2000余名村民成為公司員工。“我負責400畝艾草的種植管理,每年能掙3萬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轉一年2000多元、年底分紅3000多元,算下來一年收入不少。”西孫莊村村民王曉玲說。
“下一步將擴大種植規模,擴大品牌效應,延伸產業鏈條,把基地建成集種植、加工、體驗、觀光于一體的艾草產業園。”邯山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紹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