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楊曦)據自然資源部消息,6月13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規劃土地政策支持老舊小區改造更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重點圍繞破解老舊小區改造存在的困難、堵點問題,從規劃和土地政策角度深入研究,積極回應地方有關訴求。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主要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群眾獲得感的重要舉措,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但相應的規劃管理、標準規范、政策工具、商業模式等有待形成系統的匹配,以調動政府、市場和社會的積極性。為此,《通知》從深化調查評估、加強規劃統籌、強化政策支持、優化審批流程等四個方面作出部署,完善老舊小區改造相關的規劃土地政策,提出加強專業服務有關要求,為各地積極穩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提供規劃土地政策指導。
《通知》提出,深化資源資產調查評估,為科學規劃老舊小區改造奠定基礎。各地要通過規劃單元及社區層面的規劃實施評估,充分了解改造更新需求和利益相關方意見,按照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社區生活圈要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補足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
《通知》明確,加強規劃統籌,促進區域平衡、動態平衡。各地依據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按需加快編制城市更新相關詳細規劃,深化近期實施規劃和行動計劃。在單元詳細規劃中統籌空間功能和建筑量,在不突破空間管控底線和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前提下,探索建筑量跨單元統籌的規則。
為了強化政策支持、激發改造活力,《通知》鼓勵既有城市土地混合使用和存量建筑空間功能轉換,由地方自然資源部門制定相應的正負面清單管理辦法,積極盤活閑置國有資產用于社區公共服務。老舊小區及周邊邊角地等零星用地經論證不具備單獨供地條件的,可按劃撥或者協議有償方式供地,優先用于增加公共空間、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
《通知》強調,優化審批流程,完善全周期監管機制。鼓勵各地針對不同情形優化規劃許可辦理程序和分類管控規則。對于充電樁等按照設備管理的相關配套服務設施,以及老舊小區用地范圍內的管線等基礎設施更新改造,無需辦理規劃許可;涉及新增建設用地、改變土地用途和新增計容建筑面積等改變規劃條件的改造,應履行法定程序。
此外,《通知》鼓勵各地積極引導注冊城鄉規劃師等規劃專業人員進社區,為老舊小區改造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服務,促進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