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消息,一直以來,中央在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多項政策中,都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列為重點工作。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這一短板,也是農村群眾最期盼改進的民生實事之一。但近期,《財經調查》接到部分群眾的反映,他們村里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根本不能正常使用,是“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
建好污水井卻只是擺設
污水處理設施形同虛設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劉家社區,村民告訴記者,村子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只是一個“樣子貨”,房前屋后的化糞池和排污管道根本就沒有連通。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現在平均每兩個月,就要自費找吸糞車來清理這些污水,不然自家和周邊的鄰居都無法正常生活。而且只要一下大雨,家家戶戶化糞池內的污水就會外溢到街巷上,污穢臟臭彌漫著整個街道,村民們非常鬧心。
記者發現,距離這位村民家化糞池僅一米遠的地方,就是一口政府修建的污水井。既然有污水井,為何污水不能排放?
打開污水井,記者吃驚地發現,這個本應連接化糞池的管道口干干凈凈,絲毫沒有排污的痕跡,污水井里只有少量的存水。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劉家社區 村民:我不明白它這個地方怎么這個樣,那么屎尿上哪去了?這就是給俺改造的嗎?
一頭是村民家快要溢出的化糞池,另一頭污水井內連接化糞池的管道卻“滴水不進”。記者對劉家社區的多處排污井進行了查看,基本沒有發現污水的痕跡,多數排污井的管道內,甚至可以說是“清澈見底”。
記者查閱青島市城陽區的官網資料顯示,2022年,上馬街道共投資了9000萬元,要將包括劉家社區在內的7個社區打造成為美麗田園示范村。
公開的招投標信息顯示:2022年底,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在劉家社區開展了美麗田園示范村建設工程,建設內容包括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給水工程等。資金來源是當地財政100%出資,中標資金631.92萬元。
事實上,早在2019年,劉家社區就進行過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建設項目,當時的建設內容就包含鋪設污水管網。但是,盡管歷經了不止一次示范建設,資金一輪又一輪地投入,劉家社區老百姓的排污難題卻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村民們告訴記者,按照“劉家社區美麗鄉村規劃污水竣工圖”,主管道的有些位置壓根都沒有開挖施工。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劉家社區 村民:這個老路瀝青路已經修了將近三十年了,修管道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挖,這條路原來什么樣還是什么樣,管道也沒挖,管子也沒下,什么都沒動。
“劉家社區美麗鄉村規劃污水竣工圖”顯示:村莊上方左右區域的生活污水經主街位置的主管道匯總排入下方的污水處理模塊,不僅主管道形同虛設,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模塊也是個擺設。
記者看到,污水處理模塊圍欄內設備設施一應俱全,但站內的過濾設備沒有任何污垢,就像新的一樣。污水排放口因為長久沒有污水排出,已經結了蜘蛛網。
劉家社區歷經了幾輪次修建而成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真實的情況是一個“樣子貨”,是一個“豆腐渣”工程。比如,住戶糞池接入檢查井本應設置鑄鐵井蓋,用的卻都是塑料材質的井蓋,用腳一踩、用手一掰便碎裂開來,村民們平時都只能繞著這些井蓋行走。
電線砌進污水井中
水泥路面一摳就破
改造款被人冒領村民無奈
在劉家社區,不僅排污管網不能使用,全村的強弱電在改造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從當初施工期間村民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紅色的強電線纜直接被砌進了污水井,白色的弱電線纜被隨意插進了水泥制成的雨水管道內,還有一些強弱線纜被隨意掩埋在排水渠內。
在村民的幫助下,記者打開一處污水井,撥開泥土,能看見紅色強線纜與污水管赫然并排擺放在一起。按照施工規范,強弱電管和污水管必須保持相應的距離,因為一旦污水管線出現泄漏、損毀,緊挨著的強弱電管線將帶來難以估量的危險。
不僅如此,劉家社區在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中的道路硬化工程同樣存在質量問題。一戶村民家門口的水泥路面隨意用手就可以摳掉。
2019年劉家社區美麗鄉村規劃總平面圖“路面竣工圖”顯示,施工標準為“C30標號砼(水泥)路面15厘米厚”,但實際路面只有2厘米左右。
在劉家社區主干道的十字路口處,記者還發現了一處奇怪的區域,水泥地面上每隔一米便會出現大小不一的圓形破損,沿道路至少有十幾處。村民們告訴記者,這就是劉家社區應付上級檢查和工程質量檢測使用的專用地塊。只要村民向上反映問題,就會專門領到這里來抽檢,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這里的水泥質量和厚度是達標的。
見到記者是來調查問題的,劉家社區的村民又拿出了幾份文件,一份是村委會收款單,上面寫著“財政交來2013年改廁款共計330700元”。
另一份是 “2013年劉家社區村民廁所改造領款明細表”,金額為每戶700元,上面羅列著領款人的簽字和紅色手印。
但村民們卻告訴記者,廁改的這筆補貼資金,村里很多人壓根都沒有見過,簽名和手印也不是村民本人的。
一位村民為了證明表格上的簽字是偽造的,現場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化糞池排氣管象征性擺放
故去老人出現在廁改名單上
如此廁改竟通過區、市兩級驗收
除了劉家社區, 2公里外的王林莊村在農村廁所改造、污水處理工程同樣存在問題。為了解決化糞池安全問題設置的排氣管與化糞池根本沒有連接,只是象征性地擺在了化糞池的一側。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王林莊村 村民:2016年到2017年,他們改的這個廁所里面數不夠,所以就是加上一根管子就成正規的了。
記者在王林莊村走訪時發現,一些建好的三格式化糞池并沒有投入使用,里面存有不少生活垃圾,而一些早已廢棄的房屋則被納入廁改的統計名單當中,比如一位十多年前就已經去世的五保戶名列其中,但實際上沒有進行廁改,只是為了充數。
不僅如此,同樣門牌號碼、同樣名字的村民更是在廁改名單上反復出現了4次。
針對廁所改造存在的問題,王林莊村的居民也曾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但得到官方答復卻是:“經落實,王林莊社區居民1595戶,2016年、2017年按照上級改廁工作安排,共改廁1052座,并全部通過了區、市兩級驗收。”
下雨天污水倒灌
污水治理讓村民苦不堪言
在青島,除了城陽區,記者在即墨區也發現了問題。大信街道王家街村污水治理工程竣工過后,每逢下雨污水井就向外涌出污水,整個村莊都彌漫著污水的惡臭。
有村民不堪忍受家門口糞水外泱,就直接用水泥把污水井口封死了。
這幾年,王家街村的村民們多數次向街道和主管部門反映,卻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有村干部告訴記者,王家街村分南北兩個區域,南部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并入了市政主管網,而北部地區的污水卻始終沒有接入主管網。村里只能從污水處理站接出一根臨時排污管。
村干部告訴記者,眼下的權宜之計,就是街道每天安排環衛車到污水收集站把污水吸走,勉強維持現狀,但只要一下雨,村里的污水井蓋那邊就冒水。
青島市即墨區大信街道王家街村 村民:一下雨就堵,一下雨就冒,下大雨就冒大的,下小雨就冒小的。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以來,即墨區率先在青島市開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工作,持續開展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工作。王家街村北部至今無法連通主管網,當地主管部門稱正在研究解決方案。
青島市即墨區大信街道 工作人員:那地方接了一段之前的老管網,現在那地方堵了,我們正在研究修復方案,只能說盡快吧,現在具體的實施方案還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