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商物流行業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鄉村享受到便捷的寄遞服務。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700億件,每天有超1億件的快件在農村地區進出。
在物流“快跑”的同時,農村的快遞末端配送亂象也頻頻出現。今年2月中旬,云南玉溪元江縣網友高先生發布視頻稱,當地多個鄉鎮的快遞點存在二次收費,取件時每件快遞至少加收3元,大件甚至加收30-50元,而快遞點對此解釋為“跑腿費”。
3月14日,玉溪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已就快遞末端服務違規收費問題依法約談相關快遞品牌,作出處罰并責令整改,“要求他們公示服務派送范圍,但對于不在服務范圍的鄉鎮,政府也不能強制他們送達。”
上游新聞(報料郵箱:cnshangyou@163.com)記者走訪調查了解到,目前“三通一達一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極兔)已停止除元江城區外的鄉鎮收發件業務,鄉鎮居民只能選擇京東、順豐、郵政等快遞進行郵寄或收件。
云南元江鄉鎮上的部分快遞點在門上貼出告示“取件不收費”。上游新聞記者 李文滔 攝
有人稱“跑腿費”交了三四千元,有人稱舉報后被“拉黑”
直到刷到高先生的視頻,元江縣因遠鎮安定社區的陳女士才反應過來,快遞驛站收取她每個快遞3元的“跑腿費”是不合理的。2018年,陳女士跟隨丈夫嫁到安定社區,由于人生地不熟,她基本通過網購方式購買生活用品,“一天六七個快遞都算少的。”
“我之前在玉溪紅塔區居住,拿快遞從來沒有再給錢一說。”陳女士稱,她第一次去安定社區的快遞點拿快遞時,就被告知要收取3元的“跑腿費”,“我問為什么要收,負責人說他們去縣城要花油錢路費,要不交的話就自己去縣城拿快遞。”
安定社區距離元江縣城一個多小時車程。看到其他人取快遞后都主動掃碼付費,陳女士雖不情愿但還是付了款,“幾年下來,至少三四千的費用是有的。”
陳女士付給快遞點負責人的部分“跑腿費”。受訪者供圖
2月22日,陳女士又收到6個快遞,并付給快遞點負責人18元“跑腿費”,高先生得知此情況后向當地郵政部門進行了舉報。2月24日,快遞點負責人主動聯系到陳女士并退還了18元“跑腿費”,“當時還拿了一個協議,協議大概內容是我委托他們從元江縣把快遞送到鄉鎮上來的。”
記者走訪發現,陳女士經常取快遞的地方掛的招牌為安定社區電子商務服務站,還張貼有“某通快遞代理點”的海報。門店負責人稱,受高先生舉報影響,快遞點已停止派件發件,并否認該店為韻達、申通的網點,稱其所收取的費用系“跑腿費”。
與陳女士不同,甘莊街道的趙先生在得知取件要收“跑腿費”后第一時間選擇了維權。“三年前我從玉溪市區回到甘莊工作,第一次去某達的快遞點取快遞,他們說是從元江縣城拉回來的,所以要收錢。”趙先生稱,當時他并未跟站點負責人爭辯,回家后他撥打了某達總部客服電話進行了投訴,“客服核實后說沒有這項費用。”但趙先生隨后發現,每當自己有其他品牌的快遞時,快遞員總是告知他需前往元江縣城取件,并聲稱甘莊未開設網點。但趙先生注意到,其他人仍能在甘莊取件,這讓他懷疑自己被“拉黑”了。
趙先生隨即又進行了投訴,“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還是把快遞送到了甘莊,讓我去拿,也不收錢,但是其他人取件還是要收3元的‘跑腿費’。”
何女士也稱,2022年她第一次去甘莊街道的快遞點幫母親取快遞時也被告知要收3元“跑腿費”,“當時我就感覺莫名其妙,購買的快遞都是包郵的,為什么還要二次收費?后來我電話投訴后,他們就沒收過我的錢,但是我母親包括其他親戚去取快遞,還是會收3元錢。”
從業者稱年收入20多萬元,撤銷備案逃避監管
“如果你投訴其中一家,那你在鎮上也拿不到其他家的快遞,因為被集體拉黑了。”元江縣一位曾經的快遞站點負責人熊先生(化姓)如是告訴記者,“三通一達”在當地每個鄉鎮快遞承包點的負責人平時都會互相溝通。
熊先生幾年前承包了元江縣一個鎮的某通快遞網點,直到去年退出經營。“快遞業務量比較大,平均每天的派件量在300件左右,小件‘跑腿費’3元,大件如冰箱、洗衣機等會收30元到50元不等。這部分沒有詳細規定,一般是跟取件人商量好,如果需要我們從縣城拉到鎮上就收費,不需要就自己去拉。”熊先生稱。
“每個月按平均1萬個派件來算,‘跑腿費’的收入可達到3萬元,此外我們還需要跟元江的代理商返點,每件1元。”熊先生稱,“跑腿費”一年收入都有二十多萬元,還不加上寄件的收入,“當時我從別人手上接下這個網點轉讓費也是二十多萬元,一年就把成本收回來了。”
至于前述快遞點負責人所稱“跑腿費”涵蓋油費過路費等成本,熊先生稱其實這部分成本并不高,“從我們鎮到縣城來回一趟的油費過路費才四十多元,后來我又請了一個跑貨車的師傅幫我到縣城寄件取件,一天費用也才80元。”
熊先生還稱,2021年當地政府部門曾禁止鄉鎮快遞末端網點收取“跑腿費”,“那段時間確實不敢收,不過后來有人出主意,讓我們去郵政管理局撤銷網點備案,并把門頭上的某通快遞代理點廣告撕下來,即可避免被相關部門查處。”
元江縣甘莊街道的趙女士證實了熊先生的部分說法。去年12月,趙女士在取件時被收取3元“跑腿費”,在與快遞點負責人爭辯時對方稱其并非某通末端網點,但趙女士發現取件地出庫入庫機器、快遞單打印機、聯網電腦、快遞稱重設備等一應俱全,“從操作流程到業務范疇,都與標準的鄉鎮快遞網點毫無二致,完全具備快遞網點的所有功能。”
趙女士隨即向云南省郵政管理局投訴。2025年1月,玉溪市郵政管理局通過局長信箱回復稱,經調查核實,中通和韻達快遞官網已對服務地域及范圍進行了公示,目前官網公示信息顯示:元江縣甘莊街道不在元江縣中通和韻達快遞的派送范圍,元江縣中通和韻達快遞企業在甘莊街道未設立快遞末端網點。
“目前,元江縣甘莊街道有快件代放點,具體地址為戴某某經營的便利店,經調查了解,戴某某受當地用戶委托到縣城代用戶取件,取回后放置在其便利店內由用戶自取,其經營的便利店雖然暫存快件,但并無快遞品牌標識門頭、制度,店內未發現連接快遞服務網絡,無中通、韻達的面單和業務操作系統,元江中通和韻達快遞在甘莊街道未開通站點工號,不屬于快遞末端網點,現場也未發現快件收寄業務。”玉溪市郵政管理局回復稱。
甘莊街道郵政支局工作人員稱,因“三通一達一兔”停止收寄件業務,郵政快遞量成倍增加。上游新聞記者 李文滔 攝
官方稱多種原因致取件二次違規收費
對于玉溪市郵政管理局針對趙女士的回復,高先生提出了質疑。他稱:“明明有證據證明該快遞點就是相關快遞企業的網點,相關部門調查后卻稱不屬于快遞末端網點,也不予以處罰,讓人難以理解。”為證明自己的觀點,高先生以楚雄州的一則處罰信息進行了舉例。
據高先生介紹,去年10月楚雄州南華縣某達物流公司網點因為收取客戶“跑腿費”,被當地郵政局以“虛構快遞服務費金額信息”罰款3萬元,并被責令停止收取該費用。處罰信息顯示,當地郵政局處罰依據為《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53條第8款“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郵政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三)虛構快遞服務費金額信息的……”
高先生向楚雄州郵政管理局咨詢時被工作人員告知,在發現上述快遞企業末端網點違規收費情況后,官方依據上述條款進行了處罰,“但實際執法過程中,不同地方的處罰依據也會存在不同情況。”
記者注意到,去年湖北省郵政局曾公布一起快遞公司因末端網點違規收費被處罰的案例。當地郵政管理部門依據《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40條規定,就快遞公司“違反快遞服務標準”的違法事實作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楚雄州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還表示,楚雄州在極力推動整治快遞末端違規收費問題,但因為地理環境等因素效果不一,“有些鄉鎮離著州府兩百多公里,山高路長,而且發件量取件量都比較少,光靠物流公司的派費并不能覆蓋成本。”
元江縣曼來鎮的李先生對上述工作人員的說法表示贊同,他于2017年承包了某達物流在當地紅光社區的收寄件業務,“剛接手時每天派件才十多件,到2022年轉手時每天派件也才七八十件,一個快遞收取‘跑腿費’3元,還要給代理商返點1元,刨去房租水電和人工,其實賺不了多少錢。雖然旺季靠電商發貨有部分收益,但這些收益都在淡季貼補出去了。”
上述工作人員還表示,當地在大力推動鄉鎮快遞網點合并經營,但阻力較大,“說到底這個是市場經濟行為,并不是一紙文件就可以強制各快遞企業合并經營的。“
記者發現,元江縣的情況并非個例。去年8月,楚雄州元謀縣也發現了類似問題,當地政協委員就此提出提案,交通局在答復中指出了鄉鎮快遞二次收費現象的多個原因,并采取了相應處罰措施。
元謀縣交通局答復指出,經分析,導致鄉鎮部分末端網點出現取件二次違規收費的現象原因有三:一是各快遞品牌企業為提高市場占有率惡意相互競爭,推出購買商品免郵、包郵費、低價的經營模式,導致前端壓低郵費,末端派費過低;二是為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解決群眾取快遞難的問題,要求快遞品牌企業開通設置鄉鎮快遞末端網點,但鄉鎮末端網點派費用較低;三是快遞品牌企業未給末端服務網點派費,存在倒賣快遞的違法行為。
元謀縣交通局還透露,2023年5月至2024年8月,已對申通、圓通、韻達、中通、極兔快遞末端服務站點存在的取件二次收費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罰,開出處罰決定書8份,罰金2.1萬元。然而,強制執法后,采取斷網處罰卻導致快遞無法送達鄉鎮進行投遞,群眾不得不前往縣城自取快遞,增加了時間和成本負擔。
韻達快遞2月21日公示的在元江縣的派送范圍和不派送范圍。官網截圖
部分快遞在元江多個鄉鎮網點停止派發件
2月25日、26日,上游新聞記者先后走訪元江縣甘莊街道、因遠鎮、曼來鎮的多個快遞點,均被告知已停止派發件服務,但記者發現部分快遞點內仍有出庫入庫機器,有部分快遞點門上貼出告示“取件不收費”。問及其是否為快遞網點,負責人均表示否認,且無法現場打印寄件單,不過其表示可幫忙將物品帶到縣城再進行寄送。
甘莊街道郵政支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高先生舉報鄉鎮快遞網點二次收費情況引發輿情后,“三通一達一兔”均停止了在當地的派發件業務,這也間接導致郵政快遞業務量暴增,“之前每天快遞派件量在100個左右,現在一天六七百個,分揀入庫、貼碼出庫,工作量大大增加。”
國家郵政局官網信息顯示,2025年2月14日,玉溪市郵政管理局就快遞末端服務違規問題,對“三通一達”和極兔快遞公司及元江縣相關代理公司進行了約談。約談主要內容為:1.按規定公示、公布服務地域;2.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3.禁止快遞末端服務違規收費。
2月16日,因未按規定公示、公布服務地域,申通、圓通、韻達三家快遞企業在元江縣的代理公司分別被處以警告并罰款3000元。2月19日,韻達元江代理公司因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被警告并處罰款8000元。2月21日,因暫停玉溪市元江縣甘莊街道快遞服務未按規定報告、公告,元江申通又被責令整改。
3月14日,記者通過查詢上述快遞公司官網發現,“三通一達一兔”五家快遞公司的派送范圍僅包括元江縣城主城區的澧江街道和紅河街道,其他如因遠鎮、甘莊街道、曼來鎮等8個鄉鎮街道均不在派送范圍內。
二次違規收費問題何解?不在派送范圍內的鄉鎮居民收寄件如何解決?3月14日,記者就此致電玉溪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稱,就網絡舉報情況玉溪市郵政管理局介入調查后,依法約談了相關企業并責令整改。
“2月21日,玉溪市郵政管理局按照《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24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對不能提供服務的建制村、社區等區域,應當以醒目的方式提前告知寄件人’,依法規范各快遞品牌公示服務區域,即它們在元江縣的派送或不派送的地域范圍。”工作人員稱。
工作人員還表示,目前涉事相關快遞企業的快遞已停止不在服務范圍內的鄉鎮收寄件業務,“用戶可以選擇郵政、京東、順豐等快遞企業寄件,也可以到縣城選擇其他快遞品牌寄件。”問及“三通一達一兔”何時恢復鄉鎮收寄件業務,該工作人員表示暫不清楚,“政府也無法強制快遞企業派件到鄉鎮。”
上游新聞記者 李文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