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區“清河之源”重點區域綜合治理提升工作方案獲批,將通過實施清河南側綠地和清河之源公園兩大項目,填補綠色基底斷點,提升濱水景觀,完善服務設施,更好傳承文化內涵。
打開北京地圖,綿延20多公里的清河途經海淀、朝陽、昌平、順義四區,更串聯起頤和園、圓明園、“奧森”、溫榆河濕地公園等。最西端的北宮門到安河橋北地區,即將迎來“清河之源”的整治提升。
清河河道有近一半位于海淀區。2020年,海淀區啟動清河兩岸整治提升計劃,重點圍繞7處節點“連珠成線”,其中包括四大綠色生態節點——清河之源、清河之洲、清河之驛、清河之澳,三個生活休閑設施節點——肖家河橋北地區、朱房濱水地區、西三旗綠廊地區。
如今,率先啟動的“清河之洲”工程已經初見成效,將在主汛期前完成主體工程;緊跟而上的“清河之源”,正處于清河兩岸整治提升計劃之首,具體位于北宮門至安河橋北地區,是三山五園軸線的延伸節點。
這次批復的“清河之源”重點區域綜合治理提升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清河南側綠地和清河之源公園兩大項目。清河南側綠地位于清河濱水綠廊、“三山五園”文化綠心與京密引水渠綠道交匯處,建設規模達到5公頃,將構建綠色生態廊道,系統提升區域環境。“路線上還會利用現狀景觀資源,挖掘場地的歷史及文化要素,打造豐益懷古和松林翠畦兩個景觀節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區域公園綠地覆蓋率,為周邊居民提供優美的綠色休閑空間,推動區域環境整體提升,助力塑造“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和諧的景觀風貌。
另一個將實施的項目是清河之源公園。規劃顯示,位于三山五園地區北部、清河以西、五環路以北。距離頤和園北宮門750米,距離青龍橋文化體驗古鎮450米,總占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公園里將呈現扶搖清影、柳營余韻、亭橋聞鶯、深院晴雪、煙樹云鎖、疏林聚鬧、涓流疊翠、聽泉林籟八大景觀節點。”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清河之源”兩個項目預計2023年12月建成,將填補綠色基底斷點,打造有地域特色的景觀風貌,有力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品質,助力“三山五園”地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記者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