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河南汝州陽光明媚,在宏翔大道和建設路等路段,中水經微噴灌系統噴射而出,清涼的水霧灑在苗木和花卉上,這樣的澆灌模式充分利用了中水,節約了水資源。
近年來,為推進該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汝州市園林中心積極推行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探索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園林綠化之路。
“我們市一直面臨水資源緊張問題。如果實行綠化灌溉,使用一噸自來水要4.5元,使用中水的話只需1.5元電費,一天要用約1000噸水,能節約3000元。”該市園林中心負責人鐘紀剛為筆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實現中水灌溉,必須管道先行。古梁大道是該市的一條主要干道,綠化帶中的植物郁郁蔥蔥,長勢喜人,但是澆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以往都是澆灌車對綠化帶澆水,耗費人力物力。
為解決綠地澆灌難題,從2022年1月份開始,園林中心按照既定目標歷時5個月,于全段鋪設澆灌管網,從南至北共計5公里,鋪設澆灌管網2200米,增加微噴帶3500米,全部實現微噴帶作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另外,主動協調該市雨潤集團、南劉莊,在朝陽路、宏翔大道、望嵩南路等地建水車加水點6處,解決人、車和資金短缺問題。投入使用后,將改變原來取水點少,自來水費用高等弊端,同時減輕澆灌車輛和工人的勞動強度。
“建設節水型園林。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總量,另一方面還要減少水資源的消耗。不僅要在水的運輸、灌溉等方面減少損失,而且我們要選用耐干旱的植物種類,并將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該市園林中心辦公室主任齊俊濤說。
近兩年,園林中心加了電動修剪工具、電動綠籬車、電動打藥車等設備,這些設備節能效益顯著,不僅耐用性好,故障率低,而且運轉平穩,安全防護功能強,整機配套結構簡單,調整也比較方便。
“節約型園林建設為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今后我們將繼續探索科學的節約方式,讓節約型園林建設成為我市一張名片,助力我市綠色低碳發展。”汝州市園林中心負責人鐘紀剛說。(梁楊子 焦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