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薛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對于健康的認知大大提升。可以預見的是,疫情過后,健康勢必會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而康養旅游也將會迎來“春天”。5月18日,新華網旅游頻道將推出第四期“中國文旅再出發——線上系列主題沙龍活動”,圍繞康養旅游發展,邀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文旅企業負責人“問診把脈”,共同推動文旅行業復蘇“再出發”。
出席此次在線沙龍活動的嘉賓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發展司原司長、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康養分會會長劉拓,中華中醫藥學會老年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國際知名中醫康養問題專家劉秉昭,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旅游研究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貴州百里杜鵑管理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駱麗紅,中國旅游集團寧夏沙坡頭旅游景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忠勝,四川金杯半山集團董事局主席金杯,三亞亞龍灣云天熱帶森林公園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聶三來,他們將圍繞“康養+文旅”,探討康養與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途徑,助力我國文旅行業高質量發展。
原國家旅游局發布的《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中,康養旅游被定義為:通過養顏健體、修養身心、關愛環境等手段,使人在身體和心智精神上都達到與自然和諧的良好狀態的不同旅游活動的總和。顧名思義,康養旅游是建立在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基礎上,結合風景觀賞、文化娛樂、身體檢測、醫學治療、春觀花、夏避暑、秋賞月、冬泡泉等形式,以達到放松身心、怡情養性、祛邪扶正、延年益壽等目的的深度旅游體驗活動。與傳統旅游形態相比,康養旅游具有滯留時間長、旅游節奏慢、消費能力強、重游率高、強身健體等特點,是傳統旅游產業的升級版。
近年來,康養旅游作為新興旅游產品,越來越受青睞。目前,世界上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康養旅游。放眼全國,海南的醫療旅游、療養度假等已成為“候鳥老人”的康養家園;四川攀枝花的陽光康養游、成都溫江區的醫療康養游已經形成品牌影響力;廣西也將啟動建設南寧萬有國際旅游度假區等30個投資超50億元的康養旅游項目,全國康養旅游方興未艾。
眾所周知,我國幅員廣闊,存在多種氣候以及地質條件,各地康養資源分布不均衡。而當前市面上的康養旅游產品,高度依賴自身所具有的自然、文化、醫療、技術等資源稟賦,因此康養旅游產品無法形成統籌布局,區域發展差距較為明顯。
據悉,在第四期“中國文旅再出發——線上系列主題沙龍活動”上,嘉賓們將深度探討如何提升國內整體康養旅游服務供給能力,滿足市場需求多樣化?康養概念如何促進產品落地?一個可盈利、健康持續發展的康養旅游產品該如何打造?如何樹立康養旅游形象,打造特色康養旅游品牌……以此來推進康養旅游可持續發展,助力我國旅游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