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8月15日電 題:“找北游”回來了
新華社記者楊思琪、孫曉宇、周天翮
“這是今年來的第一筆大單,別提多高興了!”14日清早,夏慶云在家門口打掃衛生、侍弄花草,家里幾乎歇了半年的民宿終于“見亮”了。
北紅村是中國最北村莊,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北極鎮,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相望。每年冬天和夏天,這里獨特的俄羅斯風情以及兩季美景都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找北”。然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北紅村很清靜。
這是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龍江第一灣風景區,成為近年來游客的熱門打卡景點。(8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思琪 攝
夏慶云說,前一天晚上,20多位沈陽游客要來北紅村自駕游,通過線上平臺,她家里9間客房被全部預訂。為了招待客人,她早早起來從小院里摘菜,有新鮮的黃瓜、西紅柿,還給每個房間仔細消毒。
“去年這時候,村里街上都是外地來的車,我和老伴兒開農家樂,一年掙了五六萬元。眼看立秋了,村里的車也開始變多了,感覺家里生意要‘活’過來了。”夏慶云說。
同樣忙碌的還有張翠花,她同時經營一家家庭旅館和一家青年旅社,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從7月初開始接待游客。盡管客流量遠不如去年同期,但是每天都有游客,全村70多家家庭旅館已有近半開業,村民們看到了人氣,收獲了希望。
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北極鎮北紅村,經營青年旅社的村民張翠花在打掃客房(8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思琪 攝
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北極鎮北紅村,來自廣東汕頭的游客在一家特色民宿外拍照(8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思琪 攝
清早,乳白色的霧氣籠罩黑龍江,張翠花到廚房準備早飯,游客來到江邊拍照。來自廣東汕頭的李森真和朋友一行6人組團來“找北”。“我們都退休了,憋了半年,終于出來走走,南方天氣悶熱,這邊卻很涼快,這一趟值了!”
在北紅村主街,一棟俄式木質建筑格外醒目,它的新主人是來自漠河市的一對夫婦。“這里民風淳樸,空氣好,我和愛人都很喜歡。”6月初,52歲的華玲和丈夫在此開了一間手工藝品商店,店里一天游客有幾十人。
令華玲沒想到的是,疫情期間當地政府為她減免了一半的租金。“原本一年交2萬元,現在交1萬元,幫我們減輕了壓力,也給了我們信心。”華玲說。
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北極鎮北紅村,經營手工藝品商店的華玲在整理貨品(8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曉宇 攝
從北紅村出發,向東北方向行駛100多公里的龍江第一灣,是近年來游客“找北”的熱門打卡景點。碧藍的天空,蒼翠的金環島,蜿蜒的黑龍江,站在山頂觀景臺上俯瞰,好風光盡收眼底。
龍江第一灣風景區地處圖強林業局二十八站森林資源管護區。管護區副主任馬傳軍介紹,與以往不同,今年大型旅行團不多,基本是小型團和自駕游、家庭游,這樣可以減少人員接觸,降低疫情風險。
為吸引游客,前不久龍江第一灣風景區還推出了門票半價活動,并對醫護人員免票。
隨著“找北游”不斷發展,近年來黑龍江省加快建設331沿邊公路,將黑龍江、烏蘇里江沿線景區串珠成鏈,構建沿邊旅游觀光帶,形成“找北游”新格局。(參與采寫:馬知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