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江蘇省舉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20多名先進人物兵分三路走進南通、鹽城、鎮江等地分享戰疫故事,展示這場大戰大考中的“江蘇力量”“江蘇效率”“江蘇擔當”。
“2月13日我的生日,成了我動身前往武漢的‘出征日’!”講述戰疫經歷,喬莉激情滿滿。身為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中心主任醫師,喬莉憑借過硬技術和團隊配合,在武漢完成了該院援鄂醫療隊第一例無超聲引導下的深靜脈置管、第一例ECMO手術,至4月中旬,成功救治58名危重癥患者,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癥患者實現全部清零。“正是有了江蘇大后方的全力支持,我們才拼出了希望、守住了勝利,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注入了強大的江蘇力量!”
“霧化器在哪里?這邊消毒液沒有了!進入重癥病區,迎接我的是一線醫生的大聲求助……”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趙燕燕,對初到武漢市江夏區人民醫院時的場景記憶猶新。此后一周,在趙燕燕主導下,重癥病區庫房前置,器材擺放進一步優化,原本需要耗費七八分鐘的器材取用流程縮短至幾十秒內,忙亂一團的重癥病區各環節工作變得井井有條。“離開武漢前一天,醫療隊合影時,一對父子沖我們高喊‘白衣天使,謝謝你們!’隊員們瞬間落淚,大家覺得值了!”趙燕燕身后的大屏幕上,隊員們“笑中帶淚”的合照引發全場一片掌聲。
“我親身參與了多次疫情防控工作,他們遭遇的許多困難和挑戰,我也深有體會。”抗疫先進事跡令鎮江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二大隊教導員吳軍深受鼓舞,“援鄂醫療隊隊員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的精神,將激勵我在今后工作中擔當作為、勇往直前。”
“新冠肺炎病毒是未知病毒,想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最佳治療方案,就要和它正面交鋒。”1月23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楊毅拒絕了視頻會診方案,開啟了“跨城查房”模式,50多天行程5萬多公里。在與病毒“短兵相接”中,楊毅發現將一些治療重癥患者的方法、手段提早運用在輕癥患者身上,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減少重癥發生;她嘗試將俯臥位通氣法提前運用到重癥傾向的輕癥患者身上,取得良好療效并迅速在全省推廣。楊毅還赴黑龍江、吉林、新疆等地支援,將“江蘇做法”“江蘇經驗”推向了全國。
“這一仗,我們打得艱辛,但打得漂亮!”聆聽過楊毅的事跡報告,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部副主任顏春燕內心難以平靜,“‘確診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充分體現了‘蘇大強’的效率和實力!這群視病人如親人,以專業和信念守護生命的醫學界前輩是我們學習的最佳榜樣。”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從普通群眾到黨員干部,從醫務工作者到社區工作者,全省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我省抗疫取得“雙零”戰績、經濟加速復蘇匯聚起8000萬江蘇兒女的磅礴力量。
“‘孩子要乖,爸爸去武漢打怪獸!’這條微信朋友圈消息竟成了許鵬留給家人的最后一句話。”講述蘇州藍天救援隊機動隊隊長許鵬的抗疫事跡,隊友方超幾度哽咽。為了籌集抗疫最急需的消殺彌霧機,許鵬帶隊輾轉湖北、山東、江蘇多地,最終購買到100臺設備。已連續奔波數十個小時的許鵬顧不上休息,即刻駕車運送物資返回武漢。2月21日,從山東至湖北行車途中,許鵬遭遇車禍,不幸犧牲。“許鵬的事跡激勵越來越多普通人加入抗疫志愿者隊伍。志愿者們用熱血擔當書寫了不輸抗疫一線醫護工作者的‘江蘇故事’,同樣值得尊敬和銘記!”
“疫情期間,許多居民踴躍加入志愿服務隊,一起守護社區大家園。”聆聽了6位抗疫英雄的事跡,南通崇川經濟開發區中沙社區黨群社干曹敏靚說,全省抗疫工作取得的巨大“戰果”離不開各行各業平凡人的共同努力。“轉眼已至年末,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依然存在,作為社區工作者,我們要時刻繃緊防疫弦!”(賁 騰 錢飛 張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