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9月6日電(記者李凡)8月下旬以來,一種金色果實——刺梨在貴州的大山里迎來豐收。遍布山野的刺梨,曾經是無人問津的小野果,它的果體遍布軟刺,味道酸澀,貌不驚人,但維C含量極高。刺梨的價值逐漸被人發現,并得到市場認可,成為貴州當地助農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烏蒙山腹地,畢節市七星關區生機鎮謝家村,金燦燦的刺梨掛滿枝頭,當地農戶正在忙著采摘和運輸。據了解,從2015年開始,謝家村大力發展經果林產業,利用退耕還林種植刺梨2000余畝。“管護成熟的刺梨果園平均每畝收益3000多元,該產業覆蓋全村540戶2200人,幫助村民實現了增收。”謝家村村支書劉恩江說。
謝家村刺梨種植戶石國友,從2015年起租用周圍村民的土地種植刺梨20畝。經過4年多的精心管護,他家刺梨果園去年產量10多噸。
“今年的刺梨長得比較好,產量20噸左右,預計能收入6萬多元。”石國友說。
近年來,貴州實施農村產業革命,將刺梨產業作為全省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同時,還與廣藥集團合作,通過在貴州建立刺梨加工基地,開發刺梨系列產品,促進共同發展。
截至目前,七星關區刺梨種植面積28.9萬畝,掛果面積103961畝,刺梨鮮果由公司統一收購,今年的收購價為每斤1.7元。收購的果實將統一供給廣藥集團旗下企業和其他公司,用于制作果汁飲料、口服液、酒類產品等。
根據規劃,到2021年,貴州刺梨種植面積將擴大到220萬畝,年產鮮果50萬噸,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