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天的腳步悄然來臨,萬物復蘇,然而對于骨關節炎患者來說,這個季節卻可能暗藏挑戰。春季氣溫多變,乍暖還寒,濕度增加,這些因素都可能誘發或加重骨關節炎的癥狀。在此,本文為大家奉上一份春季骨關節炎護理指南,通過多方面的日常生活防護和臨床常用的西樂葆塞來昔布膠囊藥物干預等方式,幫助骨關節炎患者緩解疼痛、腫脹,延緩病情進展。
從日常生活入手,為關節健康“添磚加瓦”
1、保暖防潮。雖然已經入春,但天氣依舊寒冷,且早晚溫差較大,關節部位容易受到寒冷和潮濕的侵襲,導致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加重骨關節炎的疼痛和腫脹。患者要根據天氣及時添加衣物,還可佩戴保暖護膝、護肘,同時要經常開窗通風,家里還可以備上除濕器,保持屋內空氣流通和舒爽干燥。
2、適度運動。雖然骨關節炎患者的關節功能可能受到一定限制,但是,適度的運動對于維持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增強肌肉力量、減輕疼痛至關重要!患者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散步、游泳、關節活動操等輕松負擔小的運動,避免上下樓梯、爬山、跳躍、下蹲等會為關節帶來很大壓力的活動。
3、合理飲食。可以增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和鈣質的食物,為關節提供營養能量,維持關節健康。同時,還要避免攝入過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免超重或肥胖增加關節的負擔,加重骨關節炎的癥狀。
用對西樂葆塞來昔布膠囊,從根源止痛+治痛
當骨關節炎疼痛發作時,合理使用藥物可以有效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西樂葆塞來昔布膠囊就是骨關節炎研究會(OARSI)、中國骨關節炎疼痛管理臨床實踐指南、歐洲抗風濕聯盟(EULAR)、歐洲骨質疏松和骨關節炎臨床經濟學會(ESCEO)、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等國內外權威指南一致推薦的骨關節炎臨床治療藥物[1][2][3][4][5][6][7]。
西樂葆塞來昔布膠囊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通過選擇性抑制COX-2,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達到鎮痛、抗炎的效果。患者服用后,最快30分鐘即可起效[8],緩解關節疼痛,且持續鎮痛時間長達24小時[9]。
不僅如此,西樂葆塞來昔布膠囊還能直擊根源患病關節,增加關節軟骨中關鍵成分——II型膠原蛋白、蛋白聚糖的生物合成,提高軟骨細胞修復能力,抑制軟骨細胞凋亡,從而改善關節功能,減緩骨關節炎的病情進展[10]。
患者連續服用西樂葆塞來昔布膠囊22周,可顯著減少骨關節炎的復發率達42%[11],堅持服用2年,能夠進一步達到止痛更治痛的治療目的[12]。
在用藥安全方面,也無需有后顧之憂,西樂葆塞來昔布膠囊作為原研藥,不僅擁有嚴密的研發流程和完整的臨床試驗,而且已經上市2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數據,療效和安全性受到了時間、一線醫生、患者的多重檢驗,值得信賴。
骨關節炎作為一種慢性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春季是骨關節炎護理的關鍵時期,患者一定要做好保暖防潮、適度運動、合理飲食以及遵醫囑用對西樂葆塞來昔布膠囊等方面的護理,有效控制病情,更好地呵護關節健康,從而遠離骨關節炎折磨,重新擁抱健康、舒適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Bannuru, R. R. ,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7.11:1578-1589.
[2] 劉曉丹, 等.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2018;49(7):999-1005.
[3] 李雪梅, 等. 中國新藥雜志. 2015;24(8):865-8.
[4] 胡欣, 等.中國新藥雜志. 2012;21(6):601- 4.
[5] McKenna F,et al. Celecoxib versus diclofenac in the 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Scand J Rheumatol.2001;30:11-8.
[6] Brophy, Robert H,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9(2022):30.
[7] Margreet. K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78(2018):annrheumdis-2018-213826.
[8] Cheung R,et al. Analgesic efficacy of celecoxib in postoperative oral surgery pain: a single-dose, two-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active- a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Clin Ther. 2007;29:2498-2510.
[9] F. McKenna 2001
[10] Alvarez-Soria MA, et al. Ann Rheum Dis. 2006;65(8):998-1005.
[11] Strand V, et al. J Rheumatol. 2011;38(12):2625-34.
[12] Leese PT,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00;40(2):124-32.
廣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