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有“一根針”頗有來頭:全國30%的一次性輸注器械產自這里。
20世紀80年代,進賢李渡鎮的一批農民靠推銷注射器、輸液器等耗材起家,催生了進賢醫療器械產業。經過40多年發展,這項“草根經濟”逐步長成“樹根經濟”——
進賢現有170余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產品涵蓋醫用耗材、醫療設備等100多類3000余個品種。醫療器械既是進賢的首位產業,更是縣域名片。
脫胎于早期的“背包賣針”,如今的進賢還形成一支6萬多人的醫療器械銷售大軍,在全國開設營銷網點近萬家,代理、銷售品種超6000個,年交易額近3000億元。
“這支銷售大軍是進賢獨有的優勢,其掌握的渠道、人脈和資金,使進賢‘一根針’穿起了全國數千億元產業鏈。”進賢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管委會負責人支小進說。
一次性輸注器械是進賢諸多企業的主導產品,市場需求量大、生產周期短,但技術含量和行業門檻較低,市場競爭也很激烈。
“以一次性無菌注射器為例,由于行業競爭激烈,每支僅售1毛多,利潤空間被壓縮得厲害。”一位行業人士表示。
近些年,進賢一方面加快推動傳統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設備更新改造、生產線“智改數轉”,提升產品競爭力,另一方面,進賢不斷推動“中國醫療器械之鄉”品牌的價值轉化,引導產業向高值耗材、家用醫療等領域拓展升級。
在數字化、創新力的加持下,2024年,進賢醫療器械全產業鏈營收252億元,“一根針”名片的價值轉化效果進一步凸顯。
近年來,進賢還相繼推出多項舉措加速醫療器械產業提質升級:合作設立15億元產業基金,讓初創企業“拎包入駐”并獲得資本加持;推動南昌大學醫療器械現代產業學院落地,破解企業研發困難、創新能力不足等難題;開設醫療器械職業技術學校,“訂單式”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今年4月,由江西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主辦、進賢縣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承辦的首屆中國(進賢)醫療器械經銷商大會暨博覽會,匯聚了200余家國內外企業,意在推動進賢醫療器械產業從傳統“一根針”向高端智造轉型。
“這場家門口的大會,讓我們直觀感受到國內一流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產品,既看到了差距,更明確了智能化轉型方向。”江西洪達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江華說。
在政企的合力推動下,進賢“一根針”正加速穿起“新醫線”。(記者 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