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的初夏,外出露營踏青成為了許多家庭親近自然的首選。然而,看似美好的戶外之行,卻可能隱藏致命危機。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信刪除
近日,一則新聞引發(fā)熱議——文中說到“一女子帶孩子出門踏青,沒想到差點要了她的命”。據(jù)悉,該女子在出游后突發(fā)高燒,且持續(xù)不退。緊急就醫(yī)時,已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前期癥狀,心肝等多器官功能受損。醫(yī)生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她的肩背部有典型的焦痂,最終確診為“恙蟲病合并多器官損害”。
那么,究竟什么是恙蟲病?為何它如此危險?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西安國際醫(yī)學中心醫(yī)院皮膚科主任盧濤為大家詳細科普。
草叢中的“隱形殺手”
恙蟲病,又名叢林斑疹傷寒,是一種由恙蟲病東方體感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傳染病。它主要通過恙螨幼蟲叮咬傳播。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信刪除
恙螨幼蟲體型微小,肉眼幾乎難以察覺,寄生前其體型為257×170微米,寄生后為510×343微米。常棲息于草地、灌木叢等野外環(huán)境。當人們在戶外活動時,恙螨幼蟲會趁機爬上人體,選擇皮膚較薄、濕潤且溫暖的部位叮咬,如腋窩、腹股溝、腰部、腳踝等。由于田間勞作的農民、野外作業(yè)人員(如伐木工人、筑路工人、地質勘探人員等)、野外訓練部隊以及野外旅游者等,受恙螨侵襲機會較多,更容易發(fā)生感染。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信刪除
感染恙蟲病后,患者通常會在叮咬5-20天(常為10-14天)出現(xiàn)癥狀。初期癥狀類似感冒,包括發(fā)熱、畏寒或寒戰(zhàn)、全身酸痛、疲乏、食欲減退等。隨著病情發(fā)展,會出現(xiàn)焦痂、潰瘍、皮疹等特征性表現(xiàn),若不及時治療,恙蟲病可引發(fā)多種嚴重并發(fā)癥,如支氣管肺炎、腦炎或腦膜炎、中耳炎、腮腺炎、肝腎功能損害、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嚴重者可致命。
如何預防恙蟲病?
盧濤主任表示,要想預防恙蟲病,主要需要從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這三方面下手。
消滅傳染源:滅鼠。老鼠是恙蟲病的主要儲存宿主,用各種滅鼠器與藥物,雙管齊下。
切斷傳播途徑:減少恙蟲的生存環(huán)境。如改造環(huán)境,除去流行區(qū)野外、房屋周圍的雜草,屋里屋外和場地都噴上殺蟲劑,來避免各種節(jié)肢動物的侵襲。
保護易感人群:現(xiàn)在恙蟲病疫苗還在實驗研究階段,我們可以先做好個人防護,無論是郊外工作,還是旅游踏青、露營等野外活動,都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扎緊袖口、褲管口,襯衣扎入褲腰內,減少皮膚暴露面積,降低恙螨爬上身體的機會。
②在衣領、袖口、褲腳和暴露的皮膚上涂抹驅避劑,來驅趕恙螨,降低被叮咬的風險。
③盡量避免在草地、樹林、較高的灌木等恙螨密集的地方長時間走動、坐臥。如果必須經過,可使用長棍等工具在前方探路,驅趕可能存在的恙螨。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信刪除
④在離開草地等野外環(huán)境后,要及時拍打衣物,抖落可能附著的恙螨。盡快換衣洗澡,重點檢查踝關節(jié)周圍、腋窩、腰部等皮膚柔軟處,查看是否有恙螨叮咬或焦痂形成。從事野外活動返家后,若出現(xiàn)恙蟲病疑似癥狀,應立刻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相關活動史,以便醫(yī)生準確診斷。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信刪除
盧濤主任提醒,春夏之際,氣溫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恙蟲活躍的時期,也是踏青郊游的好時節(jié)。當我們在野外欣賞美麗自然風光的同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個人防護,遠離恙蟲病的威脅。一旦被蚊蟲叮咬后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焦痂、頭痛、肢體無力等癥狀,應立即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希望大家都能在享受戶外樂趣的同時,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廣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