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移民管理局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元旦假期中外人員出入境共計180.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3.7%。出入境游熱潮涌動,不僅為經(jīng)濟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還有助于推動人文交流、感悟彼此文化、增進相互了解,不斷豐富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
說起旅游觀光,無論是外國游客來中國還是中國游客去國外,它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打破交流障礙、改變原有認知,搭建起不同國家人民交往交流、相知相近的橋梁。
隨著越來越多外國游客來中國“打卡”,他們不再滿足于傳統(tǒng)旅游景點,而是深入街頭巷尾,感受煙火氣息,體驗民俗文化。到農(nóng)村趕大集、到社區(qū)菜市場轉(zhuǎn)悠、在街角公園體驗晨練……外國游客不斷解鎖新體驗,一個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也通過他們的鏡頭讓更多人得以了解。
與此同時,中國游客的出境游也呈現(xiàn)目的地更多樣、體驗感更強、游玩更深入的趨勢。到馬來西亞馬六甲古城追尋鄭和的足跡,入住瑞士鄉(xiāng)村感受當?shù)厝说奶飯@生活,在毛里求斯體驗帆船比賽……中國游客在探索世界的路上走得更遠,看到更多風景,收獲更多見聞。
游客可以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行程中了解對方的生活、習俗、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以更加包容的視角看待彼此差異,從而以文明多樣性的審美欣賞對方社會文化的活力與精彩。通過旅游等人文交流,有助于中外避免誤解、消除隔閡,增進理解、建立友誼,構建起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
從馬可·波羅跨越萬里來中國,到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再到“地球村”里互相走動,人員往來始終是中外增進彼此了解、加深人民親近感的重要方式。走出去和迎進來,都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生動寫照。“中國游”和“世界游”熱潮中,機遇在拓展,文化在交融,民心在連通,世界也因此有了更多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