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1月28日電(記者楊穩璽)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獲悉,近年來寧夏不斷擴展公共法律服務內容方式,通過打造“家門口”的法律超市,號召律師深入基層一線,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等措施,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副廳長李春勞介紹,寧夏2809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實現了“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和法律服務微信群全覆蓋,這些由律師擔任的法律顧問為村、社區自治組織和基層群眾提供各類法律服務近3萬件;集中開展法律援助進工地、進社區、進校園等宣傳服務活動,將扶貧對象全部納入法律援助范圍;全區共設立了524個人民調解組織,覆蓋21個重點行業及專業領域。
在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方面,通過“寧夏掌上12348”App及微信公眾號,群眾可通過手機查找法律服務內容、尋求法律咨詢、辦理相關法律服務事項,實現足不出戶“掌上辦”“指尖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