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微信公號消息,從瀏陽采訪完“12·4”爆炸事故回到濟南已經有十幾天,這些天來我仍然密切關注著事故的后續情況。近日,國家應急管理部通報稱,該事故實際死亡13人,當地瞞報6人。據新華社消息,長沙市委對瀏陽市3名副市長作出先期免職處理,公安機關已對10名涉案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瀏陽采訪期間期間,當地為封鎖爆炸事故現場,至少布置了三道封鎖線、兩組流動巡邏哨,嚴防死守。而這個調查結果就像一把鑰匙,解開了記者在采訪期間遇到的種種疑惑和不解。
搶尸、盯梢記者 煙花廠里卻還留有爆炸物
到達瀏陽的第一天,記者先到瀏陽市中醫院采訪在爆炸事故中死里逃生的傷者。在醫院門口水果店老板的指引下,先到了燒傷科樓層,盡管這里有空床位,但最終采訪到的兩名傷者都住在8樓骨科樓層。這兩名傷者都是擦傷和燒傷,并沒有骨骼傷,這也是記者到瀏陽后遇到的第一件費解之事。
受傷女工吉玲(化名)頭上纏著紗布,爆炸后她從廠區往外跑的時候摔倒了。死里逃生的她和親戚通電話的過程中,眼里一直閃著淚花。但在和記者交流時,她卻極為謹慎,對于幾乎所有問題都是三個字“不知道”,并再三說“這只是個小意外”。
村民家中被爆炸震碎的玻璃和窗子
12月6日,記者坐車到澄潭江鎮,再打摩的到達坪村。剛到村口,就是一道警戒線。一個穿制服的問我們來干嘛,記者在后座示意摩的司機后,他用當地方言說來村里看親戚,方才僥幸過關。而真正的采訪困難,從這里才剛開始。
達坪村這個村子比較大,進村后摩的司機停車問爆炸煙花廠的位置,幾個女村民猶豫著互相對視一下,誰都不說。其中一個年輕女子詢問記者到村里的目的后,吞吞吐吐地說“你…不要看了吧”。
根據新京報的報道,一名死者親屬曾稱 ,事發后他去現場想帶回姐姐的尸體,但遭到了阻攔:“一出事政府里面就安排人,用私人的車子把尸體拉到(江西)萍鄉那邊去了”。
記者尋著路邊村民家被震碎的玻璃來到煙花廠附近,剛一下摩托車,就被兩名夾著公文包的鄉鎮干部盯上了。一番對視過后,他們才慢慢走開。
前往爆炸煙花廠的上坡路口,第二道封鎖線
路邊一戶被震碎玻璃的村民正從二樓往下運碎玻璃,他說去煙花廠的上坡路就在他家后邊。記者過去一看,上坡路口拉著警戒線,旁邊是六七名警察和兩輛警車。他們看到記者,瞬間齊刷刷的盯過來,不停地上下打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進入達坪村前,已有多家央媒進村采訪過,但從他們發表的視頻和照片看,無一獲準進入廠區,里面的場景一直是個迷。記者在長滿雜草的山坡上發現,一條陡峭的排水溝直通煙花廠,便順著排水溝手腳并用爬上山坡,進入了爆炸廠區。
整個廠區被一道崖坡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面是倉庫,上面的生產車間炸塌后,已經被平整成了一片平地。崖坡上站著幾名警察和鄉鎮干部,時不時還有人走下來到倉庫區巡視一番。為了避免被發現,記者一邊拍鏡頭,一邊聽著腳步聲的遠近,圍著倉庫轉圈來躲避巡視,同時將已拍攝的鏡頭用通訊軟件及時回傳,以防被發現并沒收采訪設備。
爆炸煙花廠倉庫內場景
臨近中午,趁在廠區里的警察和鄉鎮干部下山吃飯的空檔,記者慢慢爬上崖坡,到了爆炸車間的位置。這時記者猛然發現,廠子大門口蹲守著一名警察,幸好他是背對著大門,不往廠子里看。記者盡最快速度,把被炸平車間的位置拍了個遍。爆炸發生后,當地政府迅速調集4臺挖掘機,將被炸塌的車間平整成了一片平地。
煙花廠爆炸生產車間被炸塌后,當地動用挖掘機平整成了空地
生產車間旁邊,一個十幾平米的小包裝車間沒被炸塌。里面沒來得及吃完的早餐,表明爆炸發生后撤離非常緊急。這個車間里仍留有幾十盒印著“火柴炮”的成品煙花,俗稱擦炮。據記者在瀏陽中醫院采訪的傷者介紹,事發時廠子里就是在生產這種擦炮。
包裝車間內,仍留有幾十盒印著“火柴炮”的成品煙花
爆炸發生48小時后,當地有關部門仍沒有及時運走這些成品煙花、徹底排除隱患,任由再次爆炸的隱患繼續存在。而在村口、上坡口和廠門口,卻連設三道封鎖線,并在村里和廠子里派人流動巡查,嚴防死守。當地這一應對態度讓人不禁發問,他們害怕的到底是事故隱患,還是記者曝光?
煙花廠倉庫屋頂被爆炸氣浪撕裂
拍完后,記者迅速從排水溝爬出去,原路返回。幸運的是,整個進入、拍攝的過程都沒被人發現。作為爆炸發生后唯一進入爆炸廠區的記者,網友和讀者通過大眾網·海報新聞的鏡頭,第一次看到了廠區內的情景。
回到瀏陽后,當天晚上記者沒敢再住瀏陽縣城,而是直接打車到長沙市區住下。當天晚上,大眾網·海報新聞就發表了《海報直擊|獨家揭秘瀏陽爆炸煙花廠內景 哀傷籠罩的小山村》。
12月6日,當地的煙花運輸仍在繼續
5日起,瀏陽市對全市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進行停產整頓,并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生產雖然停了,但運輸仍在進行。就在記者往返瀏陽市區和達坪村的路途中,四五米寬的鄉間公路上還經常有半掛廂式大貨車駛過,每次和農用車、電動三輪車相遇,后者只能倒車給大貨車讓路。一名出租車司機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臨近圣誕節和春節,現在正是國內外訂單集中發貨的季節。
企業伙同鄉鎮干部瞞報死亡人數 3名副市長被免職
12月6日,《湖南省安委會辦公室關于瀏陽市碧溪煙花制造有限公司“12·4”較大爆炸事故的通報》中提到,經初步調查事故系13號包裝車間職工在將盛裝半成品的塑料筐拿出工房時出現拋甩動作,因摩擦撞擊引起藥餅爆炸,并引發12號包裝車間發生殉爆。
后經過湖南省政府提級調查發現,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系瀏陽市碧溪煙花制造有限公司超許可范圍、超定員、超藥量、改變工房用途違法組織生產,屬地安全監管部門責任落實不到位,未及時發現制止事發企業違法違規生產行為。
對于傷亡情況,當地最初稱1死1傷,后來媒體質疑,當地又緊急改稱是7死13傷。然而,根據應急管理部的通報,湖南省政府的提級調查發現另有6人死亡,最終為13死13傷。 事故發生后,事發企業股東、法人代表及相關管理人員轉移藏匿遇難人員遺體,伙同事發地瀏陽市澄潭江鎮有關公職人員謊報、瞞報事故信息,造成惡劣影響。
當地為什么要將13人死亡的事故瞞報到10人以下?記者查詢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發現,第一章第三條規定,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屬于重大事故,而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則只算較大事故。
死亡10人是重大事故與較大事故的分界標準
同時,第三章第十九條規定,較大事故只需由設區的市級政府調查,而重大事故則要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并由省級政府調查。也就是說,作為縣級市的瀏陽政府部門上報7人死亡,就能將此事的調查權限制在長沙市范圍內,避免被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直接關照”。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目前,湖南省已啟動對事故相關責任人追責問責。公安機關對涉事企業10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并對涉嫌失職瀆職和謊報瞞報的瀏陽市應急局和澄潭江鎮共4名相關負責人立案調查。同時,長沙市委還對瀏陽市3名副市長作出先期免職處理。
湖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開展事故調查的同時,由湖南省紀委監委、湖南省公安廳分別成立專案組,徹查事故死傷人數、事故原因及瞞報、謊報行為,嚴肅追責問責,對相關責任人一查到底、堅決處理、絕不姑息。
“就算有事,也得留一個人照顧倆孩子”
因瀏陽河得名的這個縣級市,還有一個“顯赫身份”是全球最大的煙花爆竹生產和貿易基地,制作歷史悠久。當地管煙花爆竹叫花炮,采訪的兩天里,“花炮”二字在瀏陽街頭出現的頻率明顯高于公廁,不停出現在記者的視覺里。緊鄰瀏陽市汽車站的一條街叫花炮大街,這條街上有個公交站是花炮廣場,大瑤鎮還有花炮博物館。
“沒有花炮,瀏陽經濟上不去”。在瀏陽市區打出租車,一名叫張文欽的的哥說,花炮在瀏陽經濟中占比挺大,這幾年國內大城市禁止燃放,花炮市場比前幾年差多了,但得益于出口市場開拓,整個產業的日子還算過得去。
在瀏陽市,在花炮廠上班的農村居民并不在少數。記者采訪中遇到了達坪村的一對夫妻,兩人都在花炮廠做工。為了避免發生不測“一起沒了”,丈夫特意到離家稍遠的另一家煙花廠:“就算有事,也得留一個人,照顧倆孩子。”達坪村另一名村民說,“你可以去瀏陽市醫院和中醫院燒傷科看一下,好多都是做花炮受的傷。”
楊先生三年前在大瑤鎮的花炮廠上班時被炸傷,失去勞動能力。他說像達坪村這么大的爆炸事故,瀏陽已經好幾年沒發生過,但小事故年年有。和記者聊熟了,他伸出了習慣性揣在上衣口袋里的左手。那只滿是粉紅色傷疤的手,只剩一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