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政法 > 正文

首部街道辦事處條例在北京施行

來源:法制日報編輯:馬永欣發布時間:2020-01-12 11:30:37

  北京市共有152個街道辦事處,這個超大都市的數千萬人,每天都工作或生活在某個街道辦之中。如何構建超大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格局,是北京市近年來探索和創新的重大任務。

  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街道辦的地方法規。這部《條例》是構建具有首都特點的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將有效地解決街道辦事處職責不清、權責不匹配、統籌協調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依法保障街道辦行使職權,標志著北京市的街道辦事處工作全面駛入法治軌道。

  立法特點:突出黨的領導和地方特色

  關于《條例》的立法背景,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公室主任王榮梅介紹說,制定該《條例》是為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徹落實十九大以來中央關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的要求,將本市創建的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和接訴即辦改革經驗納入法治化軌道,破解街道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

  據介紹,《條例》有三大立法特點。

  一是突出了黨對立法工作全過程的領導。立法過程中,《條例》注重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一系列關于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的文件精神,體現了中央關于黨的領導入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有關社會治理的最新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的重要講話精神,確立了黨建引領下的街道工作體制機制和職能定位。同時,《條例》也妥善地處理了將“黨言黨語”轉化為“法言法語”,地方性法規與黨內法規銜接的重要問題。

  二是突出了北京地方特色,固化了北京市的創新實踐。《條例》總結了北京市在社會治理、城市管理方面的許多經驗,將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和接訴即辦的創新成果固化下來并上升為制度,切實發揮街道辦事處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礎作用,為首都基層治理提供了及時、有效、到位的制度保障。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立法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條例》充分反映了北京的實踐需求,建章立制、明確責任、充分賦權。對強化街道辦事處運行和監督保障等重要問題既提出了原則性的要求,也規定了細化的措施,對于解決基層治理中的突出問題、規范保障街道辦事處依法履職具有重要意義。《條例》既做了“減法”,就是通過制度設計力求理清街道辦事處與政府工作部門的職責邊界,體現了為基層減負的導向;又實事求是地做了“加法”,通過賦權增效,切實做強街道辦要解決一線問題的工作導向。

  重要內容:為街道賦權撐腰定責減負

  為街道賦權。《條例》規定,街道辦事處行使七項職權,其中包括:統一領導、指揮調度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派出機構,對其工作考核和人事任免提出意見和建議;參與轄區有關設施的規劃編制、建設和驗收;對涉及轄區的全市性、全區性重大事項和重大決策提出意見和建議;指揮調度區政府工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對涉及多個部門協同解決的綜合性事項進行統籌協調和考核督辦;統籌管理和安排下沉人員、資金;統籌協管員日常管理。

  為街道撐腰。《條例》規定,市、區政府綜合考慮街道功能定位、區域面積、人口規模等因素,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基層的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力量,推動治理重心下移,推動人員力量向街道辦事處傾斜。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街道辦事處考核評價和激勵制度,其工作人員的收入水平應當高于區級行政機關同級別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獎勵指標應當高于本區行政機關平均水平。街道工作人員依法享受休假、體檢等福利待遇。建立街道工作人員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其擔當作為。

  為街道定責。《條例》規定的街道七項職責包括,組織實施轄區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工作,落實衛生健康、養老助殘、社會救助、住房保障、就業創業、文化教育、體育事業和法律服務等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組織實施轄區環境保護、秩序治理、街區更新、物業管理監督、應急管理等城市管理工作,營造轄區良好發展環境;組織實施轄區平安建設工作,預防、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組織動員轄區單位和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工作,統籌轄區資源,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推進社區發展建設,指導居民委員會工作,支持和促進居民依法自治,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做好國防教育和兵役等工作;法律、法規、規章及市、區人民政府作出的決定、命令規定的其他職責。

  為街道減負。《條例》規定,市民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制定、定期調整居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工作任務清單并向社會公布。市、區政府工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不得將協助政府工作任務清單以外的事項交由居民委員會辦理,不得違反規定要求社區填表報數。此外,區政府工作部門未經區政府統一組織,不得對街道辦事處工作進行考核。

  落地實施:今年將建500個樓門院治理示范點

  徒法不足以自行。《條例》如何宣傳貫徹落地實施?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趙濟貴告訴記者,“作為聯系街道辦事處、負責街道辦事處體制改革的民政部門和社會建設部門,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會同相關部門抓好抓實條例的貫徹實施,緊緊圍繞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這一主線,優化街道職責體系,深化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接訴即辦的改革,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的格局,加強街道基層基礎保障。”

  趙濟貴詳細介紹了為進一步完善《條例》的實施而進行的工作安排。

  一是加強條例的宣傳貫徹。市民政部門將會同市委組織部組織開展全市街道黨工委書記和街道辦事處主任專題培訓班,圍繞街道基層黨建、公共服務、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的職能定位,抓好《條例》的宣傳貫徹和法規的解讀工作。

  二是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街道最核心的職責是對轄區的服務和管理,所以工作必須精細精準。一方面,要針對街道力量不足的問題,下大力氣推動力量向基層下沉和整合,在下沉城管執法力量的同時,統籌全市城市協管力量,統一打包下沉到街道鄉鎮。另一方面,針對街道社區規模大小不一、管理服務力量不平衡的問題,按照管得住、管得好的原則,優化調整街道社區的設置規模,統籌考慮人口規模、人文歷史、街區功能、居民認同等因素,加快研究制定和修訂新的街道設立的標準,有序調整社區居委會規模。

  三是要深化社區治理體系。前不久市民政部門與市委組織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向社區深化的實施方案》,對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任務。今年,將在全市建設500個樓門院治理示范點和100個社區協商議事廳示范點,推動社區開放式服務試點建設,把黨的領導和政府治理的組織體系延伸到樓門院,讓居民真正參與進來。

  四是要完善攻堅共治機制。做實做強街道和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定期組織由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駐區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等參加的專題會議,研究資源共享和社區共建。提高議事協商的效果,分層開展街道、社區、樓門議事協商,完善聯動機制。認真實施關于培育發展和規范管理社區社會組織的意見,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重點規范和發展基層治理范疇的社區社會組織,動員樓門長、社區居民、廣大志愿者有序參與社區治理,實現共建共享共治。

  五是總結推廣基層創新經驗。圍繞《條例》的貫徹落實,積極鼓勵和支持基層開展街道執法改革、社區治理、協商共治、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市民政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對基層治理創新的政策支持和指導。通過組織經驗交流、現場觀摩等方式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全面提升首都超大城市基層治理的水平。(記者 王斌)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