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余名公安干警凌晨圍捕,蘭州破獲新中國成立以來當地規模最大的一起制毒案件
警方查扣的制毒原料麻黃堿等物品。警方供圖
偏遠僻靜的鄉村農場成為規模龐大的制毒原料加工廠;“毒師”假扮養殖場工人,閉門不出專心制毒;警方出動六百余名警力四地聯動同時抓捕;東南沿海“制毒村”團伙漏網成員,逃竄內陸攪動沉渣泛起……在蘭州警方2019年破獲的一起地下制毒物品加工廠案件中,在電影中才能看到的情節真實上演。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蘭州市破獲的規模最大的一起制毒案件。
該案件將于近期開庭審理,等待“絕命毒師”們的,將是法律的判決。
2019年以來,甘肅公安機關破獲毒品案件19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00余名。公安干警用他們的無畏告訴大家,遠離毒品,才能珍愛社會。
一車目的地不明的麻黃草
蘭州市郊區某處農場,鋼架大棚內貯存著數十噸制毒原料麻黃草。大棚外則是平平無奇的菜地和養殖場,雞、羊等動物糞便堆積在地上,掩蓋了正在制作的麻黃堿的氣味。高墻內,不為人知的制毒工作正在進行中。而這一切,盡被墻外蹲點守候的民警所掌控。
2019年6月,蘭州警方接到公安部信息,有一車目的地不明的麻黃草近期將運抵甘肅。“麻黃草”可作藥用,但它的另一用途才是其成為警方“敏感詞”的原因:制作冰毒的重要原料。因此,麻黃草的種植、運輸、售賣都受到國家的嚴格審批和監管。接獲消息,蘭州市公安局緝毒支隊民警立刻警覺起來。
6月14日,民警接報,運輸麻黃草的貨車已從內蒙古出發。蘭州市公安局緝毒支隊副支隊長嘉立民,立即帶領隊上兩名民警,連夜趕往甘肅與內蒙古交界處守候。凌晨時分,運輸麻黃草的車輛徐徐駛入甘肅境內。
民警沒有立即攔截詢問車輛,而是一路跟隨,直到大車開到蘭州市紅古區花莊鎮一個隱蔽的農場門口。幾名工人魚貫而出,手腳麻利地開箱卸貨。民警則隱蔽在遠處悄悄觀察。
嘉立民回憶,這個農場極為偏僻,四面都是高墻,門口有一個未掛牌子的大鐵門。農場的東面與村莊接壤,其余三面均是樹林和農田。滿滿一車麻黃草沒有運輸到制藥廠,反而運到這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隱蔽場所。
憑著豐富的打擊毒品經驗,民警斷定農場內很有可能隱藏著一個制毒窩點。
過了幾個小時,麻黃草才卸完。工人們拿出掃帚把門口落下的殘渣打掃干凈,關上大門進到院里。嘉立民和民警立刻趕到門口,仔細地在地上搜尋,才發現了一小節麻黃草干枝。
為了看清院內的情況,民警劉會登上了一根距離農場100米左右的信號傳輸塔。信號塔很窄很小,劉會小心翼翼地爬到頂端。這里不能站也不能坐,只能半蹲著拿望遠鏡觀察。
“我在塔上看到院子里工人們正把麻黃草運進一個鋼架大棚,還能聽見機器轟鳴的聲音。他們應該正在切割麻黃草。”場地的規模不小,工人們在大棚間忙碌著,絲毫沒有注意遠處塔上的劉會。
劉會從塔上下來已是晚上,由于長時間保持半蹲姿勢,雙腿已經麻木。因為有重大發現,他回憶時仍有隱隱的興奮。
“毒村”漏網之魚流竄西北
2019年,以廣東省“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為原型拍攝的電視劇《破冰行動》在網絡上熱播。里面的塔寨村,原型就是廣東省陸豐市博社村。這里曾因龐大的制毒規模和肆無忌憚的犯罪行為,被稱為“制毒第一村”。
公安部門始終對村寨型制毒窩點保持著十二分的警覺。蘭州緝毒民警對農場內人員信息,逐個進行了詳細的比對分析,發現其中一個叫蔡振豪的廣東惠州籍男子曾經為涉毒人員。
“我們發現他的戶籍信息原來就在廣東省陸豐市博社村。”嘉立民說。
2013年“雷霆掃毒”中,蔡振豪因證據不足而被釋放,后來長期銷聲匿跡,這次又與蘭州這個疑似制毒窩點發生聯系。
民警更加確定農場內正在制毒。鑒于蔡振豪制毒經驗豐富,民警行事謹慎,以免“打草驚蛇”。
這起案件引起公安部、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領導多次批示。民警分為兩組對大院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盯守,還在信號塔上架設了監控攝像頭,對涉毒農場進行了大量的偵查取證和摸排。
民警還曾數次化裝,潛入農場周邊進行偵查。
“我們曾裝扮成電纜維修工人,因為農場高墻上安裝了7個攝像頭,在外圍盯守只能蹲藏在遠處的田地里。”嘉立民說。
經過數天的搜索比對,民警對制毒窩點內的人員構成、具體情況有了初步掌握:這是一個由蔡振豪和四川籍男子劉占全共同出資成立的制毒窩點,蔡振豪負責銷售、販運,劉占全負責工廠加工生產。
多日等待后,民警又截獲一條消息:蔡振豪制作的第一批麻黃堿準備“出貨”。為了不讓制毒物品流到社會上,民警準備立即收網。
6月25日凌晨,600余名公安干警悄悄地將制毒工廠包圍,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干警立即撲向工廠。劉占全、蔡振豪以及所有工人都還在睡夢之中,就被悉數逮捕。同時,廣東、內蒙古、甘肅古浪縣等三地民警同時行動,將提供麻黃草貨源以及農場場地的嫌疑人等一并抓獲,共計抓獲21人。后來民警經過審訊,又將提供麻黃草貨源的中間商田某抓獲。
審訊中,緝毒民警得知,蔡振豪等人是初次生產麻黃堿,第一批貨物才剛剛制出,就被“一網打盡”。
用雞羊糞便遮蓋制毒氣味
收網后,民警在工廠內共查獲制毒原料二甲苯3807.5公斤,偽麻黃堿、鹽酸甲基麻黃堿23.82公斤。從內蒙古共運來麻黃草19.6噸,預計可生產麻黃堿70多千克。
經審訊,民警發現操控這個農場式制毒窩點的,是一個分工明確、組織嚴密、反偵查能力極強的犯罪團伙。
緝毒民警介紹,蔡振豪等人有豐富的制毒經驗,反偵查意識極強。“平時的生活物資全部由車從外面拉,工人老板從不出去。”嘉立民說,工廠安保密不透風。
2018年開始,蔡振豪就與劉占全奔赴寧夏、內蒙古多地“考察場地”,最后確定在蘭州市紅古區花莊鎮這個偏僻農場內實施制毒。因為該農場遠離村莊,四面都有高墻,且進入農場內部需經過兩道鐵門,外人根本無法得知內部情況。
抓捕前,民警走訪發現,周邊群眾竟沒有一人知曉農場內部情況。“制毒團伙對這個農場的環境非常滿意。”嘉立民說。
不僅“安保”工作做得好,生產方式也“瞞天過海”。
收網后,緝毒民警在農場內進行了詳盡搜查,發現蔡振豪等人用來制毒的大棚只有兩座,其余大棚內照常養殖一些雞、羊等家禽牲畜,還種上了蔬菜,從外面看與普通農場無異。
“雞、羊的糞便可以遮蓋住麻黃草、麻黃堿的氣味,不容易被外人發現。”辦案民警介紹。兩座制毒的大棚緊挨著,中間用一根水管連接,第一個棚里加工的溶液,直接通過水管輸送到第二個棚里再加工。廢料也不排到農場外,而是挖了一個大坑用來處理,生產過程分工有序。
民警介紹,這個制毒工廠的“絕命毒師”們,都來自昔日的“制毒村”。由于“老巢”被剿滅,蔡振豪積極網羅這些“衣食無著”的“毒師”們,為他們發揮“余熱”積極奔走。
警方抓獲的兩名制毒嫌疑人交代,他們所制作的麻黃堿,離冰毒成品只有一步之遙。近年來,國家加大對毒品和制毒物品的打擊力度,使得市面上麻黃堿的價格攀升,他們才會鋌而走險逃匿到西北來制毒。
蘭州市公安局緝毒支隊支隊長路濟龍介紹,這起案件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蘭州市破獲的最大規模的制毒物品案,從立案到破案僅僅11天,并且實現了全鏈條打擊。由于警方在凌晨行動,且未被察覺,因此固定了大量一手證據,所有參與制毒的工人均被移交起訴。在以前破獲的制毒案件中,工人們由于主觀犯罪的證據很難固定,因此難以被起訴。
據悉,該案件將于近期在蘭州市紅古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姜偉超、胡偉杰、馬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