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的帷幕緩緩落下,報考志愿這場“硬戰”隨即上演。在家長與考生迫切等待成績之時,詐騙分子卻將目光緊緊盯住學子家長的錢包,企圖利用家長們的焦慮心理賺取不義之財。
騙子的套路千千萬,家長和學生還需警惕警惕再警惕!
提前查詢成績騙局
這類騙局的典型詐騙手段是通過偽基站群發短信。騙子謊稱有“特殊門道”查詢高考成績,并在短信中附有網址鏈接。一旦不仔細甄別發信人,急不可耐的點開網址鏈接,你的手機便會被植入盜取信用卡信息的病毒木馬軟件。更有甚者會讓考生輸入考號、身份證號、姓名、銀行賬號等信息,然后根據這些私人信息進行精準電信詐騙。
提醒:查分一定要在教育部門指定的官方渠道進行操作,切記不可隨意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
“大數據精準填報志愿”騙局
隨著大數據在商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不少騙子便打著大數據的名號,宣稱可以“精準填報志愿、一分不浪費”。在這類新型騙局中,詐騙分子披著報考專家的皮,要求考生一次購買1萬、2萬等不同面額的VIP卡,以便“精準”指導。如果考生與家長在支付后,聽之任之,便是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
提醒:各地教育部門已經明確表示,沒有跟任何社會性質機構/企業合作,商家所謂的“內部大數據”等營銷手段純屬造謠。
“提前發放助學金”騙局
詐騙分子謊稱高校或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宣稱可以提前為有經濟困難的考生或是成績優異的考生提前發放助學金。并且宣傳時間非常緊迫,終于聯系到你,十萬火急立馬去銀行給學校轉“確認金”,有關部門就會給你發助學金。
提醒:當接到自稱教育、財政等部門工作人員的電話,要發放“助學金”、“獎學金”、“助學扶助款”的時候,考生及家長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系求證,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銀行卡號和密碼。一旦遭遇詐騙,及時撥打110求助。
“內部指標”托關系騙局
在此類騙局中,騙子利用家長們的僥幸心理,以有高校的“機動名額”、“內部指標”、“特殊關系”、“計劃外錄取”為幌子進行詐騙。詐騙分子往往聲稱只要花錢打點關系,就能讓你的孩子進入理想的大學。結果家長錢花出去后,往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提醒:高考招錄程序都是合法、公開、透明的,千萬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一旦談到花錢解決一定不要相信。遇到錄取過程中出現疑難問題,及時和考生學校老師或警方取得聯系。
“貍貓換太子”騙局
“名牌大學”發來錄取通知書,結果是成人教育學歷。騙子在QQ、微信等交流群里發布虛假大學信息,并且建立空殼網站,仿冒正規高校網站混淆是非,夸大學校教學資質,還有使用中國、北京、首都、華北、華東、財經、管理、經濟等熱門詞匯虛構高校,營造出學校真實存在的假象。
提醒: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多樣,入學門檻也不盡相同。例如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學門檻相對較低。騙子在這個問題上打“擦邊球”,考生和家長在拿到錄取通知書后,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錄取信息比照驗證,對招生高校的辦學類型進行確認,避免上當受騙。
“專業選擇費”騙局
騙子聲稱與多所高校有所謂“內部聯系”,學生只要被錄取,只需交納“專業選擇費”,不論分數高低都能被錄到分數線高的王牌專業。
提醒:目前高校專業錄取采用分數段錄取的方式,在遵照考生專業志愿的前提下,熱門專業按分數由高到低錄取。不允許任何高校收取正常費用以外的任何費用。
2020年高考結束。近日,陜西省招辦聯合警方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查分和錄取均有典型騙局,提醒考生和家長謹防上當受騙、避免影響高考乃至前途。寒窗苦讀十年書,在最后關頭一定要提高警惕,切不可輕信騙子的套路。
(新華網陜西頻道綜合群眾新聞網、齊魯晚報、遼寧日報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