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訴后,20家涉案企業開足馬力復工復產
天津:多項舉措服務保障“六穩”“六保”
“最近一個案子讓我深切感受到了法治環境的變化,感受到了檢察機關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成效。”日前,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辰在天津市檢察院召開的座談會上說。
張曉辰所說的這個案子,是該公司的兩個業務員私自收受供應商賄賂,侵害企業利益的事。
賽象科技公司是集輪胎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物聯網等高新技術于一體的上市企業。張曉辰意識到,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類似的犯罪危害極大。而更讓他著急的是,時值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期間,他作為企業負責人整日忙于新品研發、訂單交付,無暇顧及企業內部防控。就在此時,轄區檢察院提前介入案件偵查,快捕快訴,推進案件及時辦結,有效震懾了犯罪,這讓張曉辰長松了一口氣,“真是雪中送炭啊”。
近年來,天津市檢察院廣泛聯系工商聯、民營企業家及協會商會,深入企業問計問需,幫助解決法律難題和實際困難。兩年多前,天津賽恩投資集團董事長左曄對前來征求意見的天津市檢察院領導講出了心里話,“作為民營企業家,最關心的是人身安全,安全感是我們開展經營活動最基礎、最根本的保障”。
知道了企業家的司法需求,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天津檢察辦案一線逐步落地生根,對涉案企業負責人堅持“慎捕”“慎訴”成為新常態。今年4月,天津市武清區檢察院對一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的20家涉案民營企業26名當事人作出不起訴決定,引發了當時正在備戰抗疫、復工復產的天津企業家強烈反響。
該院檢察長任慶明在出席日前召開的天津市檢察機關服務保障“六穩”“六保”新聞發布會時,還有媒體記者追問該案的后續情況。
“不起訴之后,這20家企業開足馬力復工復產,經營良好,許多企業還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合計捐款30多萬元。難能可貴的是,20家企業共有數千名員工,至今沒有出現裁員現象,為穩就業作出了貢獻。”任慶明向媒體記者答復道。(記者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