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上海市浦東人民法院,“訴得就是你鴨隊”在與迪士尼方第一次開庭后留下了合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李明芮近兩年時間里收到的法院郵寄的立案通知書、傳票、判決書、調解書。
“訴訟這件小事隊”“退不了貨就嚶嚶嚶隊”“我行我訴啥都隊”“滅霸美少女隊”“訴得就是你鴨”……這些看似戲謔的名字來自一場大學生公益訴訟大賽。正如螞蟻能舉起體重數十倍的物體,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名法學院學生“鉆進”侵害公眾利益的隱秘角落。面對力量大得多的對手,他們不停上演著“蚍蜉撼樹”的故事,不惜打“一元錢”的官司,為遭到“千千萬萬個一元錢”侵權的社會公眾發聲;他們不做“法律上的沉睡者”,不僅讓法律鮮活起來,更在細微之處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螞蟻撼動了大樹,螳臂擋住了車
“如果我們能夠在每一次的訴訟中將公益事業推進哪怕一小步,那么千千萬萬個案件匯總起來,社會的公益事業將會獲得長足的進步”
眼看要過了三年的訴訟時效,華東政法大學的學生趙西婷正在考慮是不是要放棄。
事情的起因是2000元的學習卡余額無法提現。
2016年,打算考研的趙西婷在網上購買了新東方考研課程。當她點開淘寶頁面,感覺海報上的明星教師沖著她微笑,“猶如商場導購員,展示著櫥柜里五顏六色的衣服,其他的根本沒多想。”
之后她成功保研,和客服協商退款,課程的剩余款項被退到了學習卡賬戶內。而當趙西婷要求將余額提現時,新東方的客服“麻利”地拒絕了她,理由是學習卡的格式條款里有“不可提現”的字樣。
“明明知道哪里不對勁,但我就是說不出來,非常擰巴,覺得自己被坑了。”和很多人一樣,當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趙西婷并不覺得自己能做點什么。
時間一晃,三年過去。一天,趙西婷準備法律職業資格證考試的間隙,偶然聽同學們聊起了“小城杯”公益之星創意訴訟大賽,這是頗令他們自豪的一項比賽。
2019年的第五屆“小城杯”中,華東政法大學學生賈欣彤訴上海迪士尼禁帶飲食案,案件以調解告終,賈欣彤獲賠50元。此后,上海迪士尼樂園主動修改攜帶食品細則、優化安檢流程,轟動一時。
“還是要有點夢想,萬一實現了呢?”同學“慫恿”趙西婷說。四名同學花了兩天時間,決定參加第六屆“小城杯”,并組建了隊伍,取名“新西方隊”。
今年4月,疫情期居家的趙西婷經歷了9次網上立案失敗后,終于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通過了“材料初審”。
對方的反應極為迅速,僅過了兩天時間,新東方的客服人員就主動聯系了她。
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同意提現。不過,自我維權并非趙西婷的終極目的。在隊員的堅持下,新東方同意對App內關于“學習卡賬戶”的余額提現功能進行上線和優化,預計兩年內完成。在線上提現功能尚未實現之時,允許學習卡賬戶余額的線下提現。
訴上海迪士尼禁帶飲食、訴上海國拍行拍牌手續費案、訴上海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返還交通卡押金案、訴蘇州地鐵票務規則案、訴中國知網不合理收費案、訴愛奇藝侵犯知情權案……
幾年間,這些還未出茅廬的學生把一批知名企業、公立機構甚至世界500強公司都告上了法庭、對簿公堂。
并非每支隊伍都能幸運地訴訟成功或被人熟知,但參賽者們仍舊希望“蚍蜉撼樹”能成為現實。
一支參賽隊伍的代表在訴訟失敗后感嘆道:“案件雖然敗訴了,但不代表我們的行動沒有價值。如果我們能夠在每一次的訴訟中將公益事業推進哪怕一小步,那么千千萬萬個案件匯總起來,社會的公益事業將會獲得長足的進步。”
想要成功立案,鍥而不舍的精神不可或缺
打了兩年的官司,終于明白了那句至理名言——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沉睡者
比賽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法學院學生們紛紛從象牙塔中探出頭來:訴訟的地方再也不是模擬法庭,法律書籍上的知識真真切切地落到了現實。
3個月、6位法官經手、9次立案失敗,以及不計其數地修改起訴狀。這是趙西婷立案路上留下的的一串數字。
“立案到麻木。”今年年初,趙西婷每天8時醒來,幾乎都會重復一個動作:睡眼惺忪地坐在床上看手機短信,看網上立案的審核結果,而結果往往又是“沒立上案的一天”。但她并不氣餒,又“機械性”地坐到電腦前,繼續修改自己的立案申請。
上傳材料不清楚、案件管轄存在爭議、案由錯誤……趙西婷說“一輩子也沒被這么花式拒絕過”,“立案需要經驗和技巧,具備一定的門檻。”課堂上簡單帶過的一個小章節,沒想到在實踐中會那么不容易。
想要成功立案,鍥而不舍的精神不可或缺。曾經訴上海迪士尼禁帶飲食的賈欣彤,如今已經成功進入了一家律所工作。她記得自己去立案那天上海下著大雨,四人坐了兩個小時的地鐵從松江大學城趕到浦東川沙。
由于提交補充材料時,周圍沒有打印店,其中兩名成員只好冒著大雨到更遠的地方打印。
等待過程中,立案法官問賈欣彤:“為什么要打這個官司,是不是為了完成學校的作業?”賈欣彤則拿出了判例、有關司法解釋等與法官展開了近一個小時的探討。在法院臨近下班時,賈欣彤終于隔著法院的大門接過了同伴打印好的起訴狀。
令賈欣彤記憶猶新的是,之前的那位立案法官并沒有催促他們或者下班離開,而是默默等待她們把材料完成,最終將立案通知書發放給了賈欣彤。不久賈欣彤接到了開庭的通知。
“我整個人都懵了。”華東政法大學的大四學生李明芮接到法院傳票的時,比賽剛剛結束三個小時,她所屬的“美少女滅霸”隊沒有入圍。李明芮團隊的起訴起因是她的電腦下載金山毒霸后被捆綁安裝其他軟件。
庭審現場,李明芮緊張到“斷片”,不太敢講話,和對方的爭議焦點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證據交換環節甚至有一份關鍵證據都找不到,只能在原告席上忙亂地翻著證據冊。
庭審完,她覺得自己“輸定了”。
回到寢室后,她沮喪地坐下,一下就蔫了。但不知怎么腦子里有一個想法不斷縈繞著:“自己訴的案子,跪著也要打完。”
一年后,李明芮再一次站在了法庭上。由于在疫情期間,這一次雙方都進行線上開庭。
開庭前一晚,李明芮熬了個夜,將對手可能提出的論點全部總結在一張紙上,宛如進行一場沙盤推演。
“軟件占用了大量的內存”“減緩了電腦速度,并帶有廣告”“被告并未告知捆綁安裝其他軟件”……李明芮將“硬邦邦”的事實和觀點擺在了被告面前,不退讓一步。盡管東北家中剛停暖氣,但她“辯論得熱血沸騰”。
今年5月,李明芮在家里收到了EMS快遞。她立馬撕開快遞袋,直接翻到判決書最后的結果:勝訴。此后,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主持的遠程調解下,北京獵豹移動科技有限公司賠付李明芮700元賠償款。
“打了兩年的官司,終于明白了那句至理名言——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沉睡者。”李明芮長舒一口氣。
“一元錢”官司值不值得打?
這些看似以私益為名的訴訟,表面上是為“一元錢”,但背后都是公共利益的“千千萬萬個一元錢”
在一起訴某快遞公司案件立案成功后幾天,復旦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張若涵在上課時接到了法官的電話。電話那頭第一句話就是“這案子幾塊錢,有必要起訴嗎?”事情的起因是快遞員未經告知,就把快遞放到了快遞柜里。她把圓通告上了法庭,索賠3.5元。
電話里,法官問她:“是不是在完成作業?”“一個學生大老遠跨區去立案是為了什么?”她沒有主動承認,只能支支吾吾,因為“這種被質問的感覺很難受”。
“一元錢夠你們來回路費嗎?”“為了合同的幾個條款,這樣有意思嗎?”“這不是浪費司法資源嗎?”“你們維權就是為了來參加比賽”……類似的質疑是眾多“小螞蟻”們奮力撼樹的背景聲之一。
賈欣彤清楚地記得,庭審現場迪士尼方的代理律師提交證據時提供了一張賈欣彤參加“小城杯”比賽開幕式的合照,質疑她是為了比賽而進行訴訟。這令賈欣彤有些出乎意料。
“他們把照片中的我用紅圈圈出來,感覺就像圈出影視劇里面的犯罪嫌疑人,特別有喜感。”賈欣彤笑著說。
為了公益的“一元錢官司”大費周章到底值不值?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黨委副書記侯玉芹長期和參賽學生打交道,比絕大多數不知內情的人更明白其中的意義。
走在上海街頭,她能在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細微處感受到答案:開車在內環高架路上看到車水馬龍,她能想起這些滬牌的拍賣保證金收取標準已從2000元降到了1000元;帶著孩子去迪士尼玩“光輪極速”后,不用因為攜帶食品進園而被翻包或要求丟棄食物;花20元購買的地鐵交通卡可以在上海的地鐵站內方便地退卡和購卡……這些已經融入上海人的日常生活。
“單純從經濟角度而言,學生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或許遠大于勝訴所能獲得的經濟利益。這些看似以私益為名的訴訟,表面上是為‘一元錢’,但背后都是公共利益的‘千千萬萬個一元錢’。”
今年10月,和趙西婷有同樣遭遇的網友“J”給趙西婷發來信息:“我的學習卡都已經成功提現了,我還把方法也介紹給其他人,他們也都把錢拿出來了。”
這些都得益于趙西婷把自己維權路上的步驟、手段以及和解協議寫成經驗貼,發在了豆瓣、微博、貼吧論壇等社交網站。
最近,趙西婷驚喜地發現,在新東方學習卡購買合同中“余額不可提現”的格式條款已經消失不見了。
“心愿完成了,‘新西方’總算可以不用總是面對新東方了。”趙西婷說。
“理想很難卻值得追求”
“公益訴訟之路沒有那么順暢,但容易的事情往往沒有價值,理想很難卻值得追求”
這場比賽引發的效應正像漣漪一樣逐漸蕩開。
比賽從最初的6支參賽隊伍拓展到了32所高校、209支報名隊伍,從首屆只有一支隊伍立案成功,到如今一屆涌現出三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相關典型案例……今年3月,中國消費者協會還將“啄木鳥獎”授予起訴迪士尼的賈欣彤,表彰她作為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代表,不向消費侵權行為妥協。
“更多的‘小螞蟻’正進化為‘啄木鳥’,這些大學生不愿意做社會‘隱秘角落’侵權現象的受害者和旁觀者,而是試圖成為社會法治進步的親歷者和踐行者。”上海市松江區司法局局長潘瓊說。
參賽者譚惠曦依然記得,2015年伊始,在訴上海國拍行拍牌手續費格式條款一案中,團隊向法院提交了起訴書,恰好此時新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生效,立案審查制變成了立案登記制,“在踏入法院門檻這一步,感覺少了一頭攔路虎”。
此前,她還向上海市交通委申請了行政公開。她原本對得到答復并不抱希望,甚至寫好了行政復議申請書和行政訴訟起訴書。最終收到答復時,她感到很意外。
跨域立案不便問題也正得到解決。全國絕大多數法院目前已經實現網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務在全國中級、基層和海事法院實現全覆蓋,疫情期間網上立案數量在多地法院井噴,努力實現疫情期間追求公平正義“不打烊”。
“過去幾屆比賽中,不少參賽者為了立案需要在多地法院輾轉。如果不是因為疫情期間可以進行網上立案,我也無法在3個月內進行9次立案的嘗試,并最終完成立案。”趙西婷漸漸明白了老師在課堂上所說的電子訴訟提升審判質效的現實意義。
在比賽主辦方之一的上海小城律師事務所主任吳辰眼中,比賽和參與者經歷了被外界誤解、懷疑,到被社會更多人認可、贊同的轉變過程。這一點從被訴企業的應對態度就可見一斑。
“比賽期間我們沒有遇到任何企業試圖通過非訴訟的力量影響學生打官司。更多被訴企業也展現出包容和積極的應對態度。有的企業在進入訴訟階段前,就已經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整改,完善了企業經營。”吳辰說。
如果不是參加比賽,趙西婷可能會選擇息事寧人,“畢竟作為個體,想要改變社會不合理現象,確實猶如螞蟻撼樹、以卵擊石。”
“但一元錢的公平正義也是公平正義。”她猶然記得第六屆“小城杯”的頒獎儀式上,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羅培新的一句話——“公益訴訟之路沒有那么順暢,但容易的事情往往沒有價值,理想很難卻值得追求。”(趙西婷和賈欣彤、張若涵均為化名)(記者 蘭天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