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政法 > 正文

對制造“容貌焦慮”堅決說“不”

來源:新華網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1-10-28 17:10:02

  對制造“容貌焦慮”堅決說“不”

  市場監管總局嚴打醫美市場虛假宣傳

  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標志,有龐大的市場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醫美行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亂象。一些經營者為了牟取不正當利益,對資質榮譽、產品功效、整形療效等進行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醫美市場虛假宣傳、仿冒混淆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查辦了一批醫美市場不正當競爭案件,著力規范醫美市場競爭秩序,彰顯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整治醫美市場亂象的決心。

  據市場監管總局對外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9月,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5397件,罰沒金額3.5億元。其中,涉及醫美領域虛假宣傳案件71件,罰沒金額355萬元。

  在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10起醫美市場領域反不正當競爭案例中,涉及虛假宣傳醫生資歷、醫療機構資質榮譽,虛假宣傳醫美產品功效、服務療效,通過“刷單炒信”、直播等方式虛假宣傳等多種類型案例。

  市場監管總局希望通過案例曝光,加大以案釋法力度,提醒廣大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切不可盲目跟風,沖動消費。

  醫美機構超過3萬家

  執證醫生不到5000人

  醫美行業的違法問題,可以概括為“三非”,即非法的醫美機構、非法的醫美醫生、非法的醫美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醫美機構超過3萬家,而持有美容外科主任醫生證書的醫生不超過5000人。實踐中,由于醫生少、需求大,一些醫療機構以所謂名醫名師、專業醫療資質等噱頭,為醫療美容效果背書。通過虛構、夸大醫生資歷、醫療機構資質榮譽等方式,給消費者以服務品質保證的假象;甚至將容貌出眾與“高素質”“成功”等不當關聯,編造“整容改變命運”等故事,欺騙、誤導消費者,扭曲審美認知。

  2020年7月,執法人員到四川省綿陽韓美醫療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店內墻壁上的“專家介紹”欄集中對其機構醫生姓名、榮譽資質、擅長項目等進行了詳細介紹,但其中的“曹某某”“鄭某某”既不是該公司的特約專家,也未在韓美公司開展過醫療整形服務,在不能提供這兩位“專家”榮譽資質、擅長項目的證明資料情況下,僅憑同行推薦,就將兩人信息放于首要位置進行宣傳。

  同時,該公司還杜撰自己是從韓國首爾發展而來,有68家分支機構,國際級連鎖醫療美容機構等虛假情況。

  當地執法機構據此認定:韓美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罰款10萬元。

  作為醫美、整容產業經濟發達的國家,“韓國背景”常常出現在“醫生、專家”背景介紹中。和上述案例一樣,在江蘇省南京美貝爾美容醫院有限公司虛假宣傳醫生資歷案中,同樣將“韓國背景”內容寫入“醫生”背景介紹當中。

  美貝爾美容公司于2020年8月制作了6個KT廣告板,分別介紹陳某、劉某某等6名工作人員信息。其中,陳某為“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特聘外籍教授、澳洲墨爾本整形專家課程國際講師”,劉某某為“日韓鼻整形協會榮譽會員、凝時煥眸術整形專利獲得者”等宣傳信息,經調查為不實信息,是該公司為了包裝醫生進行的夸大、虛假宣傳。

  最終,美貝爾美容公司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罰款10萬元。

   夸大產品或服務療效

  風險后遺癥避而不談

  醫美行業亂象叢生,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醫美機構在消費者中制造“容貌焦慮”“身材焦慮”情緒,虛假宣傳、過度宣傳等問題凸顯。有的機構虛構診療前后對比圖,有的一味夸大產品或服務療效,通過使用虛假案例、虛構療效等方式,對醫美效果進行虛假宣傳,對風險、后遺癥避而不談。

  規范醫美市場營銷宣傳,不僅要清除虛假、夸大宣傳等弊病,還要整治通過“軟文”“種草筆記”等形式進行植入推廣、虛假營銷等變相誤導公眾。

  2021年4月,浙江省溫州建國化妝品有限公司組織開展“鳳凰陽光光子床養生項目發布會”,宣傳光子能量產品,稱可以“睡眠質量優化85%”“體內毒素凈化69%”“亞健康改善90%”等。

  建國公司經營的光子能量墊、光子能量腰帶為一般產品,屬于非醫療器械,卻宣傳其具有疾病防治效果、醫療功能,而且還通過制作宣傳資料、編寫使用宣傳話術資料、組織開展美培會等方式,虛假宣傳上述產品的性能、功效,以達到誘導客戶購買的目的。截至被執法人員查獲之日,該公司銷售金額共計33.5萬余元,銷售利潤為6.7萬余元。

  執法機構最終認定,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20萬元。

   客戶評價成消費參考

  虛假評價誤導消費者

  隨著醫美行業消費滲透率提升,消費群體日益大眾化,低齡和初次接觸醫美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鑒于醫美行業具有價格高、涉及專業知識復雜、一旦決策失誤需要承擔較大風險等特點,很多消費者常常在消費之前通過網絡研究“攻略”,因此“客戶評價”是消費者進行醫美消費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素。

  為此,“消費評價”等原本需要消費者依據真實服務體驗來撰寫的內容,被部分不良醫美機構弄虛作假。一些醫美機構通過“刷單炒信”,編造用戶評價、直播帶貨等方式虛構交易、虛假評價,誤導消費者盲目消費、沖動消費,甚至出現醫美整形失敗等案例。

  江蘇省南京熙涵醫療美容門診有限公司為了盡快打開市場,從2020年6月起雇傭張某等8名刷單人員,在當事人網店里以消費者身份下單并支付費用,實際并不消費。交易完成后,熙涵公司將下單的費用退還給刷單人員,并按照30元/單標準給予刷單傭金。

  經調查,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熙涵公司以實際下單、不實際消費的方式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在網絡平臺上形成虛假的銷售狀況及用戶評價,當事人共計刷單220筆,刷單傭金6600元,支付刷單費用13.48萬元。

  執法機構認定該公司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35萬元。(萬靜)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理论欧美理论在线看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一本久道综合久久婷婷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