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跟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紀委監委“組室”聯動監督小組去往藤縣了解鄉村振興重點項目推進情況。當我們的車子通過該縣天平鎮回龍村埌頭片村組道路時,只見道路兩旁的養雞場、養豬場人影綽綽,不遠處的菜園、果園一派繁忙,運載生產資料、種子苗木的農用車在柏油馬路上歡快地行駛。然而此前,這條一千多名村民每天的必經之路,尚未驗收就出現路面斷裂、起沙等嚴重質量問題,讓群眾看著傷心、走著累心。當地村民向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反映了這條“豆腐渣路”問題。
群眾利益無小事。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啟動重要線索掛牌督辦機制,迅速組織力量深入現場開展調查。
埌頭片村組道路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一大半路段經過人煙稠密的村莊,而且是村中心小學300多名師生上下學的主要通道,怎么就在眾人眼皮底下成為“豆腐渣路”呢?
“埌頭片村組道路硬化工程,我開始去跟蹤監督過幾次,后來就沒到過現場,直到工程完工兩個月后,村民向我反映道路質量問題,我才知道工程項目出‘大簍子’了。”當調查人員將時任村黨總支書記梁某超帶到道路現場時,一輛農用運輸車正好經過村中心小學門口,車輛掀起的粉塵遮蔽了半個教學樓。見此情景,梁某超愧疚不已。
調查組幾經周折,在鎮上一個飲食大排檔找到了時任村主任梁某業。作為項目實施單位第一責任人的他,簽下施工合同、預付10多萬元工程款后就做起了“甩手掌柜”。甚至在縣公路所提出對路面“隔5米鋸縫”的整改意見后,他也沒有督促施工方進行整改。
經查,回龍村多名時任村干部除了對“豆腐渣路”負有監管不力的責任之外,調查組順藤摸瓜還發現他們存在其他侵害群眾利益的嚴重違紀問題:一名村干部把上級下撥給村里修水渠的15噸水泥“順走”用于自家建房;一名村干部以親屬名義違規領取水毀民房重建款用于個人生活開支;多名村干部違規領取低保金。
最終,5名時任村干部、1名離任村干部分別受到黨紀處分;鎮政府一名包村干部、時任鎮民政辦主任因監管不力、工作失職,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責任清單形式大于內容,管黨治黨責任越往基層越弱化虛化。”當地鎮黨委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進行對照檢查,結果發現鎮黨委曾下發“鎮領導班子部分成員分工調整”等文件,每一份文件結尾處都醒目地寫著:“各班子成員按照分工以外,還需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結合分管部門和掛鉤村,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有關工作。”然而,從回龍村多名村干部“風腐”窩案看,這些工作要求顯然沒有落實。
“‘豆腐渣路’要翻修啦!”在以案促改工作中,經鎮黨委政府統籌,相關責任部門對埌頭片村組道路重新立項,工程款也及時安排到位,鎮紀委全程跟蹤并邀請群眾代表一起參與施工監督。
“對那些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必須嚴肅查處。”從寬闊平坦的埌頭片村組道路經過,親眼看見“豆腐渣路”整改成為“致富路”后所帶來的喜人變化,我們更加感受到監督責任重于千鈞。(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紀委監委鄭本|| 責任編輯 方慶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