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經過24年的發展,一大批國家杰青獲得者當選為兩院院士,同時國家杰青已經成為我國風向標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資助項目,幾乎成為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斗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院校所必爭的人才項目。
2019年之前,山西大學共有3人獲國家杰青項目資助,分別是2003年的王海教授、2007年的張靖教授、2011年的張天才教授,再加上2019年建議資助的楊恒權教授和賈曉軍教授,共有5人。今年入圍的賈曉軍研究領域主要涉及量子光學、量子信息以及化學等,山西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物理學最靠前,僅次于北大、清華、中科大、復旦等傳統強校,實力強勁。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等領域依托于山西大學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山西大學科研人才的成長作出了巨大貢獻。該校的5位國家杰青,除楊恒權教授之外均為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才。此外,前兩天剛剛當選為2019年中國光學學會會士的肖連團教授也是該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才。在重點實驗室的支持下,山西大學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方面必定會發揮重大作用,將為沖擊雙一流和第五輪學科評估增添砝碼。(記者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