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張紅軍 武一祥)近日,武安市攝影愛好者武一祥在洺河流域拍到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中熊貓”黑鸛的身影。
據了解,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只,中國約有1000只,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于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
黑鸛為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其是一種進行長距離遷徙的候鳥,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公斤。鮮紅色的嘴長而直,基部較粗,往先端逐漸變細,鼻孔較小,呈裂縫狀。它的腿也較長,脛以下的部分裸出,呈鮮紅色,前趾的基部之間具蹼。眼睛內的虹膜為褐色或黑色,周圍裸出的皮膚也呈鮮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映出變幻多端的綠色、紫色或青銅色金屬光輝,尤以頭、頸部的更為明顯。
黑鸛繁殖主要在我國新疆和太行山區,黑鸛對繁殖地選擇尤為苛刻,一年繁殖一窩。
2016年以前,黑鸛在武安市洺湖、東洞曾有記錄,最多一次有6只,一般只是停留一周左右時間。
“今年我發現了兩只,時隔三年,黑鸛再現,充分證明了武安市環境的大大改善。”武一祥分析,由于洺湖改建,庫容量減少,濕地面積擴大,水生生物增加吸引了黑鸛的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