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經濟日報太原8月18日訊 “今年1-6月,汾河流域13個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5個,同比增加1個;劣Ⅴ類水質斷面8個,雖同比無變化,但主要污染因子濃度明顯降低;汾河中下游干流污染較重的4個國考斷面,水質持續好轉,化學需氧量、總磷和氨氮等主要污染因子濃度大幅下降。”近日,在山西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如此介紹。
國家“水十條”自2015年出臺以來,山西省政府印發《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逐年印發水污染防治年度行動計劃,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源頭管控,統籌上下游、左右岸、水陸域,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科學治污,“截污、調水、清淤、增濕、綠岸”五策并舉,水污染治理與水生態修復并重,依法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2018年,全省58個國家考核地表水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34個,比2016年增加6個,嚴重污染的劣Ⅴ類水質斷面13個,比2016年減少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