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波師傅展示盲配鑰匙絕活
“打開了,真厲害!”8月2日,來自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的李曉波在首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上表演了自己的“絕活”:觀察5秒就能憑借記憶迅速配出一把鑰匙,并且順利打開了鎖。這手絕活非一日之功,而是李曉波26年錘煉的結果。
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李曉波,有一股韌勁,1993年成為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一分廠大油缸單元鉗焊組的一名鉗工,一干就是26年。長期的實踐錘煉,讓他熟稔鉗工的鋸、磨、切、割等各項操作技能,尤其在高精度配合面的銼削和刮研、鉗工操作力道和控制尺寸精準程度等方面造詣頗深,是分廠唯一一名專攻精密零件加工難題的專家。
從一名普通鉗工到特級技師,從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第一研究院高級技能專家到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李曉波在精研細磨中不斷超越自己實現人生跨越。
2015年,李曉波接到分廠下達的48臺溜板生產任務,客戶要求在2年內交付。原本需要4年完成的任務,怎樣在2年內交付?艱巨的生產任務像大山一樣,壓得他一連幾天寢食難安,他沉下心來靜靜思索怎樣突圍。溜板導軌燕尾槽是整個加工過程中難度最大、耗時最長、制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關鍵所在。經過認真分析,他結合產品原料硬度特點,將粗刮刀的楔角由85度改為70度,精刮刀楔角由98度改為93度。
他還創造性提出“銼削互補法”和“以鏟代刮法”,簡化加工過程。通過改進刮刀和刮削方法,溜板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得以提升,產品按時交付到用戶手中。此后,李曉波一舉攻克鈹青銅彈簧片步進彎形技術、燕尾滑塊測量等技術難題,成為公司響當當的精密零件加工專家。
一直以來,李曉波都非常珍惜每一次參賽機會,他認為比賽不單單是一場競技,更是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機會。在參加第四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的訓練過程中,賽件“燕尾滑塊”的測量是李曉波需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由于該零件形狀特殊兩條棱邊無法提供精確的測量基準,而該零件精度要求較高,用常規測量方法存在一定困難。李曉波經過仔細分析,研究出了一套自己的測量方法,巧妙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助力山西隊在比賽中取得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他本人也取得了個人第二名的優異戰績。
8小時之外,李曉波將實踐中獲得的理論知識加以總結編撰成文,他的《插拔裝置溜板導軌的刮削技術》等10余篇論文相繼在《金屬加工》等刊物上發表。他2012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2007年、2012年兩屆全國技術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