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探索,打造北方開放發展新高地——《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專家解讀
建立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戰略舉措。8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意味著河北正式加入自貿試驗區的“雁陣”。
跟其他自貿試驗區比,河北自貿試驗區有哪些特色亮點?河北自貿試驗區設立后,對我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將起到怎樣的作用?對此,記者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深入解讀。
專家一致認為,河北自貿試驗區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邁上新臺階,打造北方開放發展新高地。
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構建區域開放新格局
2013年以來,我國已先后批準設立18個自貿試驗區,形成點線面結合、東中西協調的新格局。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既要參照其他地區經驗,又要注重發揮區域特色優勢,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秘書長尹晨表示,河北自貿試驗區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主動服務和融入重大國家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尹晨表示,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自貿試驗區在推動與京津區域產業協同創新、促進要素跨區域流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加快建立人才跨區域資質互認、雙向聘任等制度。隨著這些措施的落地,將有力地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
“河北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在河北改革開放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將對整個河北省、京津冀、環渤海乃至中國北方的開放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主任杜國臣表示。
在杜國臣看來,河北自貿試驗區以雄安片區為核心,正定片區、大興機場片區、曹妃甸片區為支撐,是一個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產業協同的有機整體,既有世界級的天然鉆石級良港,也有世界級的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形成了縱貫京津冀,聯通陸海空,輻射環渤海,面向東北亞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就區域經濟發展布局而言,這在全國現有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之中是少有的。
杜國臣認為,河北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將進一步形成與遼寧、天津、山東自貿試驗區的聯動效應,未來有望形成一個以京津冀、遼寧沿海、膠東半島為主體的環渤海自由貿易灣區。“可以設想,這一灣區將與粵港澳大灣區一并成為引領未來中國南北方開放發展的新高地。”杜國臣說。
聚焦高端高新產業開放發展,引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過多年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前河北產業發展趨勢向好,但在高新技術產業、關鍵技術設備、成果創新轉化等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
“建立河北自貿試驗區是在新時代推進河北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國內智庫部主任黃斌表示,要依托河北自貿試驗區建設,深入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有序開放金融市場、促進人才交流、加強技術合作,推動高端高新產業開放發展,為河北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動力。
“河北省在自貿試驗區建設方案中首提建設數字商務發展示范區,這在我國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和發展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凱表示,數字商務是以數據為核心的高端商務形式,代表著未來商務的發展趨勢。河北省在探索和發展數字商務方面獲批先行先試,體現了國家戰略層面上堅持開放創新的決心,也是河北省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歷史機遇。
李凱認為,河北省要將發展大數據交易、數據中心和數字內容等高端數字化貿易業態,作為建設數字商務發展示范區的核心抓手。同時,建設數字化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建立數字化貿易監管模式,探索符合國情的數字化貿易發展規則,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字商務生態圈。
“放眼全球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吸引全球資源做好增量創新發展。”杜國臣表示,河北自貿試驗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為重點,加快實施一系列產業開放創新政策措施,集聚國內外高端生產要素,引進全球創新資源,助力自貿試驗區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開放創新中心。
“高端服務業開放是自貿試驗區高水平開放的著力點。”黃斌認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必須有與之相配套的金融、科技、數據和物流等生產服務業,引進全球高端人才也必須有國際化的教育、醫療、居住等生活服務業。依托自貿試驗區建設,引入服務業,發展服務業,將是河北省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聚焦制度性開放,全面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
自貿試驗區不是優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創新的高地。
“河北自貿試驗區雖然剛設立,但敢于自我加壓,勇于開拓探索,在建設金融創新先行區、促進要素跨區域流動等領域,都提出了首創性制度創新。”尹晨說,河北自貿試驗區將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深入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完善投資促進和保護機制;將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包括探索監管“沙盒機制”,建立綠色金融國際標準。
尹晨認為,河北自貿試驗區要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成為貿易投資自由便利、高端高新產業集聚、金融服務開放創新、政府治理包容審慎、區域發展高度協同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并爭取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
杜國臣表示,《總體方案》提出了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的制度創新舉措,圍繞建立金融創新先行區,推動開展綠色金融、股權眾籌等各項試點;圍繞生物醫藥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提出了從醫藥的全球協同研發、生產測試到藥品生物制品進口等多項便利化措施。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艷華認為,河北自貿試驗區建設應突出制度創新這一核心任務,告別過去依靠比較優勢和政策優惠的競爭模式,轉向依靠規則優勢和制度開放的激勵模式。
毛艷華認為,在優化法治環境方面,河北自貿試驗區應在開放型經濟法治建設上先行先試,逐步推出與國際接軌、符合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律和國家改革創新要求的法規規章,率先構建符合國際慣例的運行規則和制度體系;在政府職能轉變方面,先行開展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改革,建立行政權責清單制度,明確政府職能邊界;在市場準入和事中事后監管改革方面,逐步建立起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記者 貢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