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中原 > 正文

焦竹園革命舊址:滄桑不掩英雄氣 猶記當年誅

來源:大河網編輯:李茗茜發布時間:2019-08-29 14:49:30

  

  焦竹園革命舊址  李新攝

  焦竹園革命舊址是1935年—1938年中共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曾駐地,以此為中心開辟的鄂豫邊游擊區,是南方八省十五個紅色游擊根據地之一,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河南日報記者 楊曉東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周由 河南日報通訊員 董騰飛 李新

  泌陽縣城往東30多公里,在銅山腳下、泌水河畔,古樸滄桑的焦竹園革命舊址掩映在綠樹叢中。這是一組青磚黛瓦、流檐翹角的明代建筑群,分為西院、東院和東偏院,院內草木蔥郁、花開絢爛。

  焦竹園革命舊址是1935年—1938年中共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曾駐地,以此為中心開辟的鄂豫邊游擊區,是南方八省十五個紅色游擊根據地之一,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8月23日,記者和泌陽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郭曉勇等人一起探訪這里。一件件文物,一張張圖片,讓大家的思緒回到那段烽火連天、艱苦卓絕的歲月。

  1934年前后,鄂豫邊工委和豫南地區黨組織遭到國民黨反動當局“圍剿”,被破壞殆盡。1935年8月,張星江、王國華、張旺午等在唐河畢店商定,將豫南、豫西南黨組織合并成立鄂豫邊省委,由張星江任省委書記、仝中玉任組織部長、王國華任宣傳部長。鄂豫邊省委領導豫南、豫西南10余縣黨的工作,決定在確山、泌陽、桐柏、信陽四縣接合部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桐柏山革命根據地。

  1936年1月,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在信陽小石嶺村成立,雖然成立之初只有張星江、周駿鳴、王國華、汪心泰、康春、吳恒山、老汪7名隊員和3支槍,但鄂豫邊區從此有了一支屬于自己的武裝隊伍。

  通過奪取地主武裝,開展游擊戰爭,這支隊伍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37年7月中旬,已發展到400多人。1937年10月,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進駐焦竹園、鄧莊鋪,省委機關設在焦竹園,游擊隊駐鄧莊鋪。10月中旬,游擊隊改編為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1937年12月,鄂豫邊省委改建為鄂豫邊特委,1938年1月改建為豫南特委。1938年1月,根據黨中央指示,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正式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和中共豫南特委一起進駐確山縣竹溝鎮。2月,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長彭雪楓到竹溝后,經過整頓和加強,第八團隊迅速擴大到1500多人。

  “這里是‘小延安’竹溝革命根據地的前身,為竹溝成為中原抗日根據地的戰略支撐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省委機關遷駐竹溝后,焦竹園曾作為招兵處,在保障中原抗戰、人員輸送、物資供應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鄂豫邊革命紀念館名譽館長馬榮光說,“另外,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鄂豫邊革命游擊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反動當局的大量兵力,成為其他革命根據地的‘減壓帶’。”

  郭曉勇說,在這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論得到驗證,“到三不管的地方生根發芽”得以實踐,張星江、周駿鳴、王國華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留下了光輝的足跡。如今,英烈們的浩然正氣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正激勵著全縣人民奮發圖強,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用勤勞和智慧建設美好家園。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 伊人大杳蕉久久综合 | 天天看高清影视在线官网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