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中原 > 正文

“前何不富,不回稅務”——記駐村第一書記韓宇南

來源:河南日報編輯:李茗茜發布時間:2019-08-29 15:21:34

  □河南日報記者 郭玲玲 黨文民 河南日報通訊員 郜敏

        8月22日中午,雨后的太康,空氣格外清新。

  韓宇南忙完了縣里的扶貧交叉檢查任務,風風火火地趕回馬廠鎮前何村。村里的300畝迷迭香喜旱不喜澇,這場雨礙事不?他有些不放心。

  腳上泥塊子、腿上泥點子,面孔黝黑、頭發灰白……51歲的韓宇南,看上去已經完全是一副農民大哥的模樣,和駐村前白凈、干練的稅務干部形象大不相同了。

  駐村第一書記兩年一個任期,因群眾聯名挽留,韓宇南在前何村一干就是4年。他攜妻駐村、以村為家,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改變貧窮落后面貌,先后獲得“中國好人”“中國好稅官”“河南省脫貧攻堅獎貢獻獎”“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等諸多榮譽。

  堅守初心——

  “一定要帶領村民改變貧困面貌,找到致富路。”

  2015年,時任周口市國稅局進出口稅收管理科副科長的韓宇南,主動報名到太康縣馬廠鎮前何村駐村扶貧。當年的8月31日,也是一場大雨過后,前何村的街道積水成河,一個水坑連著一個水坑,成群的鵝在路上的水坑里游來游去……那天,韓宇南是“溜著墻根兒”進村上任的。

  基層組織軟弱渙散;集體經濟一窮二白;小學校舍破舊;沒有文化場所……前何村的貧窮落后,韓宇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既然來當第一書記,就要幫村民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就要幫村民找到一條致富的門路。這,就是我的初心!”懷揣一顆淳樸心,飽含一腔赤子情,韓宇南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堅定地扎根在了村里。

  這顆心,從此與前何村的村民連在了一起;這腔情,從此灑向前何村的每一塊土地。

  韓宇南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條條措施分步實施,一件件難事得以破解:抓黨建、強班子、帶隊伍、正作風,帶領村“兩委”班子加強團結、振奮精神、干事創業;從縣里爭取扶貧資金1000多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修好了11公里長的水泥路,把前何村的家家戶戶都連到了一起;調整種植結構,引導村民種辣椒、大蒜、西瓜……

  落在紙面上短短的幾行字,背后的艱辛只有韓宇南自己清楚。

  就拿發展辣椒種植來說,項目考察好了,與企業簽訂了“公司+農戶”訂單合同,還引進了辣椒加工廠,但到村民那里就“卡了殼兒”。大家顧慮重重,不愿意種,怕賠錢。

  “抓不住播種季節,糊弄糊弄半年就過去了。”韓宇南咬咬牙,自掏腰包5.12萬元,買來辣椒種子。他告訴村民:“賺了是你們的,賠了算我的!”

  2016年春節剛過,他就和村干部一起進行春辣椒育苗。旋地、整理苗床、施肥、打藥、下種、覆蓋農膜,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整整忙活了6天。

  汗水催綻花蕾,耕耘帶來收獲。當年,前何村的辣椒喜獲豐收,畝均增收4000多元。種植戶喜氣洋洋,村民們都服了這個外來的書記。

  開展技能培訓,引導村民外出務工;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建扶貧車間、光伏電站,貧困戶能在家門口干活,還有了分紅收入;小學教學樓建起來了,文化廣場建起來了……

  2018年,前何村退出了貧困村序列。韓宇南用他的不懈努力,兌現了駐村之初的錚錚誓言。

  夫妻扶貧——

  以村為家,把村民當親人

  韓宇南的錢包里留不住錢。給90多歲的老人買輪椅,幫貧困戶賈廷軍一家交醫保費,給五保戶吳崇民買自行車、鴿子苗,幫村民買辣椒種、薺菜種……粗略算算,4年來,他自掏腰包花在村里的錢有十來萬元。

  韓宇南能全身心撲在扶貧上,關鍵是有個全力支持他的好“后勤”。

  剛駐村時,韓宇南天天忙著幫村民尋找致富項目,顧不上回自己的家。妻子潘麗英聽說老韓半夜巡邏抓小偷、第一個沖進火海幫村民搶救財物等,又是心疼又是擔心,思來想去,內退在家休養的她,決定到前何村陪丈夫一起駐村扶貧。

  “說是來陪我,結果她跟村民在一起的時間比和我在一起的時間還多。”韓宇南笑著說。

  確實,潘麗英到前何村后,也忙得腳不沾地:組織成立舞蹈隊,教村民跳廣場舞,豐富村民文化生活,讓村民跳出了快樂和健康,遠離了麻將桌,也遠離了家長里短是是非非;做義務調解員,多次幫助村民調解矛盾糾紛,“潘老師”的話大家都信服;和韓宇南一起考察致富項目,帶領婦女織漁網、編藤椅增加收入……

  以村為家,夫妻倆都把村民當成親人看待。

  2016年春,鎮民政所來村里進行養老金造冊登記,200多位老人擠在村室外等待辦理。村民張祥蘭的婆婆和賈清德、張學志等幾位老人因長期中風偏癱行動不便,韓宇南就把他們一個一個抱進屋里,登記好以后,又一個一個抱回板車、輪椅上送回家。“有的老人鼻涕口水直淌,他一點也不嫌棄。很多親兒子也做不到他這樣啊。”張祥蘭感動地告訴記者。

  “前何是我家,孤寡老人就是我爸媽!”這是韓宇南、潘麗英的口頭禪。兩口子經常給孤寡老人買食品、送蛋糕、過生日,冬天還為他們送去絨線帽子。一頂頂小小的絨線帽,溫暖了老人們孤寂的心。

  村里誰家有喜事,夫妻倆會攜手參加。韓宇南當司儀,潘麗英帶領村里的舞蹈隊跳舞,既熱鬧又省錢還光榮,村民們特別喜歡這種形式。移風易俗、新事新辦,就這樣在前何蔚然成風。

  每年的大年三十,夫妻倆都會和村里的孤寡老人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之后才趕回周口自己的家去貼春聯。

  ……

  扶貧夫妻,留下佳話一串串。以他們的事跡制作的視頻《駐村夫妻》,作為“精品黨課”入選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課程。

  嘉禾根深——

  “只要組織需要,我愿意繼續留下來。前何不富,不回稅務!”

  如何穩固脫貧成果,是韓宇南一直在琢磨的事兒。

  “種辣椒、西瓜、大蒜,都是短期效益,而且市場波動大,有一定風險。有沒有一種作物,能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讓村民長期穩定賺錢?”韓宇南想給前何村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外出考察后,他發現種植迷迭香很有前景:這種植物用途廣泛、市場穩定;一茬種下之后,可以連續收割15年至30年。

  但村民們并不感冒:“迷迭香是啥?聽都沒聽過。”

  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韓宇南決定先流轉一些土地,托管給企業,栽植迷迭香,套種皇冠梨,以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為了動員村民流轉土地,去年冬天,韓宇南冒著嚴寒,拿著麥克風,拖著大音箱,沿街宣傳講解,最終敲定了300畝土地流轉的協議。

  “韓書記,我們是看你的面子才簽的合同。”

  “你為俺村辦了那么多好事,就憑你往這兒一站,我們都沒話說。”

  “我們就是怕你走了。”

  一句句肺腑之言,透露出的是對韓宇南的信任和挽留。

  2017年,第一次駐村期滿時,村民聯名寫信給太康縣委組織部駐村辦,要求韓宇南留任;記掛著正在建設中的扶貧車間、光伏電站、小學教學樓,韓宇南也舍不得離開,他想帶領村民徹底甩掉“窮帽子”。

  這一留,又是兩年。

  今年8月31日,又一次駐村期滿在即,村民們還是舍不得他走。

  把迷迭香的種植面積擴大到1500畝,爭取相關產品加工廠落戶前何村;舉辦“梨花節”,發展生態旅游……韓宇南想做的事還有很多,他也放不下前何村和這里的鄉親們。

  “俺希望韓書記在前何多干幾年!”村民們說。

  “只要組織需要,我愿意繼續留下來。前何不富,不回稅務!”韓宇南說。

  明年春天,頭茬迷迭香就能收割了,新種的梨樹也會綻放潔白的花朵,香飄十里。“前何沒有河,我要把它變成花的海洋。”帶領鄉親們大步走在鄉村振興、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韓宇南的夢想正在一點一點變為現實。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图片区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丝袜美腿国产综合久久 | 日本高清在线卡一卡二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