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楊曉東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周由 河南日報通訊員 董騰飛 李新
在泌陽縣東部的銅山鄉,有一個被桐柏山余脈群山環抱的小山村焦竹園村。村中有一處修葺一新的明代大院落,80多年前,這里是中共鄂豫邊省委機關所在地和鄂豫邊紅軍游擊隊駐地。
8月23日,記者來到鄂豫邊革命紀念館,在眾多館藏中有一件珍貴文物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一件古時婦女裹腿用的象牙楔。據文物的捐獻者、該紀念館名譽館長馬榮光說,這是他爺爺馬長富珍藏了數十年的文物。正是這件文物,讓在平氏奪槍戰斗中受傷的“老八團”團長周駿鳴得以喬裝打扮,化險為夷。
在鄂豫邊根據地的革命斗爭中,馬長富是一位傳奇人物。
1904年出生的馬長富,是泌陽縣王店鄉張樓村人。當年,他是鄂豫邊根據地地下黨、省委交通員,建立和疏通了以張樓為中心的地下組織秘密通道,參加過眾多游擊戰斗。
組織紅槍會,參加平氏奪槍,攻打賈樓、八門莊、出山王、馬谷田,協助隱蔽身負重傷的陳香齋……每一次都是驚心動魄,每一次都是情況危急,但馬長富總能憑借自己的機智渡過難關。直到有一次,馬長富遇到了他革命生涯中最危急的關頭。
1939年11月11日,國民黨反共勢力糾集地方武裝1800余人,對確山縣竹溝鎮進行偷襲,慘殺我軍民200多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確山慘案”。
慘案發生后,為補充部隊的武裝力量,組織上讓馬長富及其七弟馬長寅到駐馬店策反偽縱保安司令禹得合。不料禹得合見我軍竹溝戰敗,反把馬長富兄弟二人投入牢獄。
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烤蠟燈……在獄中,禹得合對馬長富百般折磨,威逼他:“只要你說出一個名字,便饒你不死。”
馬長富扛住了酷刑,拒不承認自己是游擊隊員,更沒有將黨組織的秘密透露一個字。禹得合無奈之下,只能以攜帶槍支危害安全的罪名,判了馬長富兄弟倆7年徒刑。
直到1944年,在姜宗仁的直接領導下,我地下黨人員在獄中與馬長富見了面。
“當時,地下黨同志見到蓬頭垢面的爺爺,伸手以撥頭發為掩護,在爺爺的額頭上畫了鐮刀和錘頭。那一刻,爺爺知道他見到‘自家人’了。”馬榮光說。
后來,馬長富被營救出獄,并來到信陽吳家尖山找到了組織。在組織要求下,他回到泌陽繼續做黨的地下工作直到全國解放。
如今,在張樓村馬長富的墓地,每年有很多人來瞻仰悼念這位傳奇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