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2日,太原市啟動“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主題活動,同年11月14日,太原市便選擇具有百年歷史的紅色學校——太原成成中學作為試點,開始創新探索“時代新人”思政課,聚焦青少年,從學生抓起,培育時代新人。作為一堂特別的思政課,從2018年開始,太原市教育局開始以共同傾聽“時代新人說”講述的方式,打造全市中小學生同上的《開學第一課》。
“這個學期是我們第3次在全市范圍內同時開講《開學第一課》,內容主要取材于‘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中6位時代新人的講述。”太原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馬慧琴告訴記者。
當天上午8時整,太原市迎澤區青年路小學六個年級2000名左右學生準時開課。“我感覺很震撼。6位時代新人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那么不平凡的事,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努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六年六班學生張燕澤激動地說。該班班主任蓋秋芳與學生們一起觀看并討論交流:“昨天晚上觀看了央視《開學第一課》,今天上午又同上全市《開學第一課》,同學們的表現用時下一個很流行的字來說,就是‘燃’——點燃了同學們的愛國情,更激發了他們的報國志。不少學生表示要重新思考自己新學期的計劃和目標。”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在日常教學中。”青年路小學校長趙麗華對《開學第一課》感觸很深,她告訴記者,為開展好思政教育,學校不斷進行探索,比如堅持舉行主題校會,“每周一個主題,每次一個班級,每班一齊參與,師生一齊成長”,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所有學生親自參與、親身體驗;學校還把思政課根植于各個學科,每個學科備課時都要尋找、設計思政教學點,培養向善、向上、充滿希望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橋三代’的故事讓我感觸頗深,張博君和他的父親、爺爺三代建橋人用熱愛、赤誠和堅守,陪伴祖國一起成長,我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太原五中龍城校區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在該校區,初301班學生武梓軒在觀看《開學第一課》后說。當天上午7時10分,太原五中龍城校區全體師生坐進教室開始收看《開學第一課》,直至視頻結束,許多師生仍沉浸其中。
當天上午7時20分,太原師范學院附中兩個校區101個班級共5000余名學生同上了《開學第一課》。初二15班學生馮耀芝感觸很深:“我們是21世紀的少年,要懂得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好好學習,努力成為時代新人,擔負起振興國家的重任和使命。”初三1706班班主任李斌表示:“《開學第一課》為學生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指明了方向,使學生的成長充滿了動力,學生們深受感動。作為老師,我也被深深觸動,我們要向優秀的時代新人學習,承擔起民族、國家賦予我們的時代重任。”
“‘時代新人說’能夠讓學生全方位了解時代新人,感知太原的發展變化,進而達到心靈的洗禮,很多孩子都特別感動。無論是今天的‘時代新人說’,還是成成中學傳承的百年紅色文化,其實立足點都是愛國、愛校。今天種下一粒種子,他日定會生根發芽。”當天上午,太原市成成中學晉源校區60多位教師進班級和學生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該校初1903班班主任李志勇感慨地說。
成成中學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時期,400余名師生投筆從戎,組建“師生抗日游擊隊”,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重要貢獻。今天是成成中學晉源校區開學的第一天,時代新人的事跡讓全校師生大受鼓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今天成成中學新一代人的擔當就是繼續創造輝煌,辦一所學生、家長和社會滿意的高品質學校,讓“成成”這個名字繼續發光發亮。(記者 李林霞 周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