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我經常說我‘三無’,沒人、沒錢、沒背景,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孩子。”胡中輝告訴大河網記者——可正是這個普通的農村娃,憑借著勤奮好學、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原大工匠、中原技能大獎、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南青年五四獎章、河南省技術能手、河南省青年崗位能手、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胡中輝至今已累計獲得榮譽40多項,完成了從一名中級工到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大國工匠的蛻變。
作為平高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工匠、一線技能專家,胡中輝解決了特高壓系列產品中關鍵零部件一個又一個加工技術難題,先后攻克了百萬伏支架焊裝、活塞桿裝配、導向焊裝等核心零部件的加工技術難題,加工技術達到國內領先,零部件加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9%以上。
“在攻克的這么多難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研制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百萬伏特高壓交流實驗示范工程——晉東南變電站中使用的百萬伏支架焊裝,在實際加工進程中遇到了很多棘手難題。”胡中輝介紹,作為首次加工的核心零部件,國內外沒有可以借鑒的相關技術,“我們當時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待在車床前。一次次試驗,一次次失敗,當時是六七月份,車間非常熱,連續干了差不多1個月。”
胡中輝介紹,最終研制出動平衡配重工裝、內外螺紋裝夾工裝和專用精密深孔加工刀具,使加工精度保證在0.01毫米內,是一根頭發絲的六分之一,保證了百萬伏零件的高品質,一次創造經濟價值120多萬元。該項目還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多解決生產技術難題,這對于我們來講也是挑戰自己。每攻克一個難題,都是成長的一個蛻變,對以后的發展也是積淀。”胡中輝說。
除了個人不斷地創新進步,胡中輝還帶領一群年輕的伙伴一起在技藝創新上攻堅克難。以胡中輝名字命名的國家級“胡中輝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員是一群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青年創客,這群創客全部具有省級技術能手的榮譽和水平。
“不僅要個人進步、團隊進步,還要帶著更多的人一起進步。”胡中輝說,“我們青年工人從老一代工人的手里接過這個接力棒,所以也要把工匠精神傳遞給更年輕的工人——工匠精神是需要傳承的。”
“今后,作為基層的產業工人,應該繼續立足崗位,更加苦練本領,把我們生產的零部件打造成精品,為咱們國家裝備制造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胡中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