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報訊(記者申波)9月3日中午,太原市興華北小區東區16號樓四層一住戶家的陽臺發生外墻坍塌,數塊預制板掉落至地面,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令這里住戶擔心的是,陽臺外墻傾斜的現象,在這個小區并非此一家,事故隱患比較嚴重。
記者現場了解到,住在小區16號樓一層西戶的是蘇先生一家。因為挨著興華二校,蘇先生開著小賣店,售賣一些食品飲料等。蘇先生回憶,事情發生在3日中午12時20分許,“再早一些,就是孩子們放學回來的高峰期,幸好事情發生時,孩子們大多已經離開。”突然一聲巨響,蘇先生小賣店外的電子顯示牌一片火花,頓時變得七零八碎。蘇先生急忙出門,樓上陽臺的外墻塌了,地上一堆破碎的預制板。
比蘇先生受到更大驚嚇的是張女士,發生陽臺坍塌的正是她家。當時她正在吃午飯,一聲巨響,陽臺外墻沒有了蹤影,只剩下窗框懸在空中。張女士趕緊下樓查看,幸好沒砸住人。張女士介紹,一段時間以來,她家陽臺的外墻(正面)不斷向外傾斜,墻體與窗框之間的縫隙一天天變大。“干著急沒辦法。9月2日,縫隙突然變得更大,我害怕意外發生,去了物業,也去了社區,想求助,但還沒等來回話,意外就發生了。”
記者注意到,類似四層張女士家的情況,在這棟樓的五層和六層同樣存在,且情況也在日甚一日地嚴重起來,坍塌隨時可能發生。尤其是在四層張女士家發生坍塌后,整溜陽臺自下而上的支撐力量被破壞,五層和六層就變得更加危險。對此,五層住戶焦急地表示:“我的東西都搬離了,陽臺的那個臥室也不敢住了,感覺太危險了。”為防止情況繼續惡化,張女士在事發后趕緊請來工人,先暫時用磚塊把坍塌的外墻補起來,以支撐上下樓陽臺平衡。
住戶們還介紹,類似16號樓西側陽臺的傾斜情況,在小區其他樓也有。去年,19號樓一住戶家的陽臺外墻部分脫落,砸住一對情侶,好在后果并不嚴重。
記者了解到,興華北小區東區住戶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當年半坡街的回遷戶,一部分是十三冶職工。房屋由北郊開發公司(現已不復存在)在上世紀80年代末修建,至今已30多年。記者還看到,這些房屋陽臺的外墻并不是澆筑完成,而是由一塊塊預制板拼接而成,其中只用細細的鋼絲固定。隨著房齡的增長,這些鋼絲有的已經生銹斷裂,由此引發預制板松動、墻體傾斜等現象。
按照當事住戶張女士的說法,她的房子并無房產證,小區之前也沒有物業公司,現在的物業公司剛進駐時間不長。家里出現這樣的事情,該由誰負責,她也說不清楚。
就此情況,記者前往興華北小區東社區了解情況。工作人員介紹,房屋年代久遠,關于產權問題,前段時間曾有過不動產登記摸排工作,但當年小區開發時的相關資料并不齊全,所以產權登記依然沒有進展。關于陽臺外墻坍塌事故的處理,以及小區類似情況的處理問題,社區工作人員表示,該怎么處理社區也不清楚,社區已向匯豐街辦打了報告,請求上級定奪。
據了解,目前負責興華北小區東區的物業公司為福潤家園物業,但該公司入駐后,居民們繳納物業費不積極,公司運行并不正常,目前僅能做到維護小區環境衛生。
無論如何,積極處理,迅速干預,消除隱患,確保安全,是小區居民的心愿,他們希望這件事情能盡快引起相關方面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