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9月3日電(谷婷婷趙奧博 邢榮耀)第11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火炬實地傳遞,將于9月7日在鄭州市鄭東新區、金水區、管城區、二七區舉行。火炬實地傳遞有六大亮點,讓我們先來一睹為快。
亮點一:火炬傳遞線路串聯城市精華景觀
此次火炬城市實地傳遞將于9月7日上午8時正式開啟,由起跑儀式、火炬傳遞、收火儀式三部分組成,線路全長8.7公里。火炬傳遞從鄭東新區如意湖廣場出發,途經金水區、管城區,最終沿人民路抵達終點二七區二七廣場。起點處有鄭州新地標——千禧廣場“大玉米”高樓,終點處是鄭州老地標——鄭州二七紀念塔。沿途串起城市精華景觀,盡顯3600年古老商都與現代商城和諧交融的獨特魅力。
亮點二:123名杰出代表傳遞民族之火
此次火炬城市實地傳遞共有123棒火炬手,其中56棒由56個民族代表擔任,他們與其余67棒各界火炬手交替傳遞,寓意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火炬手的選拔涵蓋了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戰士、各界勞模、行業專家、運動員、環衛工人和殘疾人等各行各業的代表人物。
亮點三:火炬設計彰顯中原文化底蘊
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火炬取名“心向”,諧音“新象”,寓意新時代、新河南、新鄭州,總長度70厘米,重量1500克。其外觀設計從下向上看,火炬底部手柄處是源于河南文物的龍鳳花紋,刻有“鄭州·2019”,表明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于2019年在河南鄭州舉行;56根線條一齊向上,象征56個民族緊密團結心向黨,寓意56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表達新時代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火炬上部繪有鄭州地標的圖案,如觀星臺、二七塔、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省藝術中心、千璽廣場、奧體中心等,呈現出鄭州厚重的歷史文化;出火口形似含苞待放的鄭州市花月季,象征鄭州城市發展四季紅火,體現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活動和賽事紅紅火火、圓滿舉辦的美好寓意。
亮點四:火炬傳遞沿線文藝演出展風采
當天,市民群眾將在沿線觀看傳遞儀式,給火炬手加油鼓勁,還將進行文藝演出,如太極功夫扇、水兵廣場舞等節目。
起跑儀式、收火儀式還將安排《紅旗飄飄》《愛我中華》及《再一次出發》三個文藝表演。這三首歌曲經過了重新編排,將中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具有濃厚的愛國色彩。編曲以歡快為基調,采用了打擊樂、現代音樂、時尚音樂、民族音樂和交響音樂的組合方式,展現了56個民族一家親的熱烈場面。屆時,將有來自鄭州市財經技師學院、登封市中岳少林文武學校和鄭州市合唱團的2300名演員參與演出。
亮點五:互聯網火炬傳遞人數將揭曉
除了火炬城市實地傳遞,鄭州還開啟了互聯網火炬傳遞活動。5月8日,本屆民族運動會火種采集儀式暨互聯網火炬傳遞儀式在登封觀星臺舉行,同時開啟為期121天的互聯網火炬在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網絡傳遞。全國網友通過本屆民族運動會官網、微信小程序和H5頁面三種形式參與活動。為持續提升互聯網火炬傳遞的熱度,火炬傳遞處對互聯網火炬傳遞小程序進行多次升級,推出了多款微場景H5頁面和小游戲,方便朋友圈實時轉發;鄭州電臺新聞廣播、經濟廣播、交通廣播等頻率通過開展多場“爭當小小火炬手”“中中看鄭州”“火炬社區行”等活動,不斷擴大互聯網火炬傳遞的覆蓋率和影響力。截至8月30日,互聯網火炬傳遞總火炬手人數突破190萬人次,總訪問量達到1040萬人次。目前,數據仍在不斷增長。
亮點六:運行保障車輛和志愿者整裝待發
此次火炬城市實地傳遞將安排龐大的運行保障車隊,包括運送志愿者和火炬手的車輛、媒體車輛、保障車輛、收容車輛、安保和醫療車輛等。
此外,著裝整齊的志愿者們也將為火炬城市實地傳遞活動的成功舉辦而努力。活動當日,志愿者將以15米的間隔堅守在長8.7公里的火炬傳遞沿線,并開展秩序維護、文明引導、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務工作,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