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謝濤,那是山西文化的一張名片,她將晉劇藝術帶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9月5日,“新時代新晉劇”——謝濤從藝四十周年原創(chuàng)劇目展演新聞發(fā)布會在太原青年宮演藝中心舉行。
謝濤,是改革開放以來成長的新一代晉劇領軍人物,也是新時期中國戲曲界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之一,在四十年的舞臺創(chuàng)作實踐過程中,她博采眾長,勇于創(chuàng)新,對古老的晉劇藝術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在謝濤的從藝生涯中,不僅精準地傳承了晉劇老生行當?shù)慕?jīng)典代表作《打金枝》《賣畫劈門》《殺驛》《點帥破陣》等,而且在新編現(xiàn)代戲、古裝戲中通過精湛的表演藝術和演唱藝術,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風采各異而鮮活的舞臺藝術形象,特別是《丁果仙》《范進中舉》《爛柯山下》《傅山進京》《于成龍》《紫穗槐》《起鳳街》等作品的相繼推出,游刃有余地展現(xiàn)了她對不同性別、不同行當、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藝術形象的駕馭,呈現(xiàn)出濃郁的時代性和個性氣質(zhì),使晉劇藝術從聲腔、音樂到舞臺呈現(xiàn)實現(xiàn)了當代化的重新塑造。
本次展演活動將于9月17日在太原市青年宮演藝中心啟動,9月20日結束。這對于廣大“濤迷”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福利,大家不僅能現(xiàn)場欣賞到謝濤表演的經(jīng)典劇目,演出結束后謝濤還會在舞臺上預留時間,跟觀眾互動,將自己40多年的從藝人生,將自己對晉劇藝術的心得和感悟,與大家一同分享。
具體展演和活動安排如下:9月17日演出《于成龍》;9月18日演出《爛柯山下》;9月19日演出《傅山進京》。
每晚演出結束后,還將邀請現(xiàn)場觀眾與謝濤互動交流。9月17日晚互動主題“感恩”,感恩謝濤一路走來,曾幫助過她的所有領導、老師及各界朋友;9月18日晚互動主題“傳承”,收徒儀式將謝濤的藝術薪火相傳、源遠流長;9月19日晚互動主題“發(fā)展”,如何將中國戲曲藝術在新時代實踐中發(fā)展得更高更遠。(記者 孫軼瓊)
謝濤:這40年,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9月5日,謝濤到達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時,穿著風衣,一打聽才知道,她剛剛結束了長達兩個月之久的下鄉(xiāng)演出,有點感冒,可依然馬不停蹄地趕到現(xiàn)場。是啊,40年,對于一個人來說,可長可短,但是對于謝濤來說,能堅持唱響晉劇40年,這是何等的熱愛和堅持,又是何等的執(zhí)著和不悔!在接受山西晚報記者采訪時,提起從藝40年的經(jīng)歷,謝濤說,“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謝濤出生在梨園世家,母親張翠英也是一名戲曲演員。耳濡目染之下,11歲的謝濤偷了家里的戶口本,報考了戲校。謝濤說,40年,盡管有很多酸甜苦辣,卻無怨無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你喜歡它,只要你摯愛它,它就會推著你不斷成長,幫著你去把堅持的事情做好!”
晉劇作為傳統(tǒng)藝術,經(jīng)歷過巔峰,也遭遇過低谷,在最為沒落的時候,演員們沒戲唱,不少戲曲演員紛紛轉(zhuǎn)行,有去當歌手的,有去演電影的。那時候的謝濤每每送走一個朋友時,都會苦口婆心地勸說很久,但值得慶賀的是,即便再艱難,謝濤也從未想過放棄。“時至今日,我特別感謝觀眾,也正是因為你們的需要,你們的不離不棄,晉劇能重回大眾視線,能重新煥發(fā)光彩。”
回顧40年從藝歷程,謝濤不僅演過多部傳統(tǒng)戲,還勵精圖治,演出了多部新創(chuàng)劇目,這點實屬不易,在繼承晉劇藝術的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發(fā)展。舉辦新聞發(fā)布會前期,著名劇作家、也是晉劇《傅山進京》和《于成龍》的編劇鄭懷興專程寫了一封信給謝濤,“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傅山老先生、于成龍老先生,以及謝濤,都是我的貴人!”而謝濤卻感慨道,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遇到了太多敢于奉獻的同行。
“鄭懷興老師一輩子創(chuàng)作了很多劇本,他說最滿意的就是《傅山進京》,所以很感謝我們把這部劇目搬上了舞臺,推向了全國;緊接著,《于成龍》同樣在全國唱響,引起很大反響,但我沒想到,他說我們是他的恩人,這讓我非常慚愧。”聊到此處,謝濤有些哽咽,想必是想起了昔日將新創(chuàng)劇目搬上舞臺時的壓力和艱難。“我有今天的榮譽和成績,又何嘗不是《傅山進京》和《于成龍》成就了我?在大家眼中,謝濤成了角兒了,但是我知道,我的成功背后,傾注了太多戲曲人的心血!”
一個人能在舞臺奮斗多久?這,不得而知,而謝濤的答案是,“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培養(yǎng)新人上,讓晉劇后繼有人!”
謝濤說,自己的前半生一直活躍在舞臺上,尤其是近年來,為了對得起觀眾,她總是拼了命去演出。不過邁入50歲的門檻,謝濤說,自己想要改變了。“近年來,我也經(jīng)常會到一些校園里去宣講,去推薦晉劇,我感謝晉劇拓寬了我人生的道路,讓我有機會站在講臺上。”謝濤表示,在此次從藝40年展演中,她也借此契機收了新徒弟,在未來,她會把更多的精力用來培養(yǎng)新人,用來傳承晉劇,“自己也會減少演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
山西晚報記者 孫軼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