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綠色通道,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滿14年,可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更加重視實操,不將論文、論著作為副高級及以下職稱評審的必備條件,重大原創性理論研究成果可“一票決定”。記者近日從省人社廳獲悉,河南省印發了《關于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高級藍領”評職稱,將更重視實踐水平和實操能力。
亮點一: 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專業將動態調整
新技術日新月異,工程技術人才的職稱專業也將動態調整。
《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工程技術人才職稱的層級設置。工程技術人才高級職稱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職稱分設員級和助理級。員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
值得一提的是,緊緊圍繞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布局,聚焦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河南省將對工程系列相關評審專業進行動態調整,促進專業設置與河南省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同步。
同時提出,將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互通機制,針對技能人才申報評審職稱,論文論著不作為必備條件,注重考察專業技能水平、實際貢獻和業績成果。
亮點二: 完善標準 杜絕“一把尺子”
不同專業領域,評價業績的標準不能“一把尺子”;如果出現剽竊等行為,要“一票否決”。針對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標準,《通知》進行了明確。
堅持把品德放在工程技術人才評價的首位,重點考察工程技術人才的職業道德。對剽竊他人技術成果、偽造業績成果、業績掛名或購買專利用于職稱評審等弄虛作假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制”,記入社會征信系統,并向社會公開。
《通知》提出,要適應工程技術專業化、標準化程度高的特點,分專業領域完善工程技術人才評價標準,杜絕評價標準“一把尺子”的簡單化問題。既區分不同專業,又區分應用型與研究型人才的差別,同時兼顧基層一線和艱苦偏遠地區工程技術人才評價標準問題。通用性強、適應性廣的專業評價標準,重點評價工程技術人才發明創造、技術推廣應用、工程項目設計、工藝流程標準開發、產品質量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能力,引導工程技術人才解決工程技術難題、實現現代工程技術突破。科學對待論文、論著等研究成果,不將論文、論著作為副高級及以下職稱評審的必備條件,重大原創性理論研究成果可“一票決定”。解決工程技術領域評價標準過于學術化問題,專利成果、技術報告、軟課題研究報告、規劃設計方案、施工或調試報告、工程試驗報告、標準規范制定、行業工法、技術操作手冊等均可作為業績成果。
亮點三: 創新機制 開通“綠色通道”
暢通評價渠道。將打破人事關系、戶籍和檔案限制,進一步暢通和規范非公有制領域工程技術人才職稱申報評審渠道。非公有制領域工程技術人才按照屬地(注冊地)管理原則申報評審職稱,不得跨地區申報。
建立綠色通道。暢通非公有制領域工程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非公有制領域(不含省外企業駐豫分支機構)無任何職稱的工程技術人才滿足一定工作年限且業績較為突出的可直接申報相應級別的職稱。碩士研究生畢業并獲碩士學位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滿3年,或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滿6年,或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滿8年均可直接申報工程師職稱。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滿14年,可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
公務員和軍隊轉業人員到事業單位從事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首次申報職稱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可比照同等學力、資歷人員,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及以下職稱。對于公務員辭職后和軍隊自主擇業后從事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首次申報職稱,可比照同等學力、資歷人員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及以下職稱。
對于達到河南省高層次人才認定B類人才以上標準者,可不受年限和學歷限制直接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職稱。對于達到河南省高層次人才認定C類人才標準者,可不受年限和學歷限制,直接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對于獲得工程類專業學位的工程技術人才,可享受一次提前1年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
亮點四: 省內工程技術人才高級職稱全省通用
將合理下放職稱評審權限,逐步將工程系列職稱評審權下放到工程技術人才密集、技術水平高、發展前景廣闊的大型企業。
同時,加強工程技術人才職稱互認。對于省外來豫工程技術人才要暢通資格確認渠道,按照來豫工程技術人才來源地評審標準進行及時確認。省內工程技術人才高級職稱全省通用,中級職稱通過職稱網查詢確認、互認。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省直各單位要優化中級職稱確認流程,精簡申請材料,不得人為設限。(記者 李娜 通訊員 孫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