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全國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論壇暨第二屆交口夏菇品牌推介會上,來自全國林業、食用菌行業的專家、學者會聚山西呂梁交口,探討林業產業和食用菌產業的現狀及融合發展。
全國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論壇暨第二屆交口夏菇品牌推介會在交口縣舉行。新華網 發 (馮帥 攝)
中國林學會秘書長陳幸良表示,將天然林經營與食用菌產業的話題融合在一起,可以促進兩個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家深入交流,也為全國的森林資源循環利用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9月6日—7日,專家、學者及食用菌經銷企業、設備廠商代表通過主題報告、技術培訓、項目簽約和現場觀摩等方式,共同研討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和食用菌產業循環發展的新模式。
位于呂梁山中段的交口縣生態植被賦存良好,森林覆蓋率42.4%,林木綠化率65.4%,年平均氣溫為6.7℃,具備了組織夏季香菇生產的良好條件。依托這種獨特的生態、氣候優勢,交口縣在開展全域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的過程中嵌入香菇特色產業發展,堅持林菌結合、組合生產,全鏈條延伸、全產業帶動,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經濟發展、群眾增收的鄉村振興之路。
交口縣某食用菌基地的香菇。新華網 發 (馮帥 攝)
會議開幕式發布的《交口縣夏季香菇品質報告》認為,近年來,交口夏菇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已經在全國香菇市場占得一席之地,特別是2019年香菇菌棒順利出口,開啟了國際化進程。
推介會共簽約香菇產業項目3個,簽約貿易額達6000萬元。新華網 發 (馮帥 攝)
截至2018年底,交口縣種植食用菌達到3000萬棒,年產值3億元,覆蓋全部7個鄉鎮、60%的行政村和55%的貧困戶,基本形成養菌—制棒—培育—采摘—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經營格局,累計帶動60%的貧困村和65%的貧困戶穩定增收,已成為脫貧攻堅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