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迎澤區特殊教育中心學校音樂老師白蕓(穿綠衣者)和孩子們做節奏游戲。晨報記者高萬軍攝
“只要是白老師說的話,我們學校的孩子們都愛聽。”這是太原市迎澤區特殊教育中心學校校長張曉霞對音樂老師白蕓的評價,因為她的音樂吸引和感染著這里的每一個孩子。在第35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生活晨報記者采訪了這位80后特教老師白蕓。
白蕓老師和非洲鼓社團的孩子們一起練習鼓樂《圣誕樹》。
白蕓是迎澤區特殊教育中心學校唯一一名音樂老師。站在高年級學生中間,不仔細看,很難把身材嬌小的她和學生們區分開。其實,因為音樂,她早已和孩子們打成一片,甚至成了全校70名特殊孩子們心中的“女王”。“從小夢想當老師,所以就選擇了師范類院校上學,但當音樂老師卻是個意外。”2007年,白蕓從陽泉市職業技術學院師范分院特教專業畢業,來到太原市迎澤區特殊教育中心學校任教。當初學特殊教育這個專業,主要是想學會手語,將來做手語翻譯和志愿者。白蕓說,到學校的那天,她正好穿著一身舞蹈練功服,被校長發現了,就臨時“抓差”讓她幫著排練文藝節目。結果校長發現她很有文藝才能,讓她當了音樂老師。于是,白蕓邊學邊干,逐漸挑起了全校音樂教學的重任。
教八年級男生張凱嘉彈鋼琴。
白蕓至今都記得她上第一節音樂課時手忙腳亂的情景。雖然備了課,但當她面對一張張充滿稚氣而又有著特殊表情的臉龐時,還是有點慌亂和不自信。她嘗試著先放了一段音樂,看看孩子們的反應,接著彈起鋼琴,自己唱一句,讓孩子們跟著唱一句。這時候她才意識到教這些特殊孩子們音樂有多難,一兩遍根本沒有效果,只有不厭其煩地重復教,孩子們才慢慢有了樂感。白蕓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結束這節課的,只記著這節課后,她想了很多。
與教研組老師討論教學。
經過自我充實和與孩子們不斷的磨合,一切慢慢走上正軌。白蕓發現,這些特殊的孩子在音樂方面有時會給你帶來特殊的驚喜。對于他們,需要的是針對不同的情況,用最適合、最恰當的方法進行教育。
張凱嘉,一名八年級的大男孩。四年前,在學校選拔音樂人才時,白蕓發現他很有節奏感。雖然孩子患有自閉癥很難安靜下來,但她還是決定教他彈鋼琴。四年堅持下來,張凱嘉現在可以看著琴譜把一首鋼琴曲完整地彈下來。張凱嘉的媽媽激動地說:“兒子能學會彈鋼琴真是不可思議,看著孩子跟著白老師一天天學習,不僅音樂的才能發揮出來,更重要的是孩子通過練習鋼琴學會了控制情緒,以前的躁狂狀態改善了很多。”
放學了,送一年級新生出校門。
在迎澤區特殊教育中心學校,一支由十幾名學生組成的非洲鼓樂社團同樣非常引人注目,這是白蕓老師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創辦起來的。從2018年10月開始到2019年5月,孩子們學會了兩首非洲鼓樂曲,并參加了迎澤區的比賽,還獲了獎。
現在的白蕓還負責學校啦啦操隊的訓練和電子琴社團的教學。她說:“有了這些,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每周要上十二、三節音樂課,忙并快樂著。”白蕓說,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音樂老師,她要做好全校70個特殊孩子的音樂啟蒙教育,讓他們也和別的孩子一樣能勇敢自信地逐夢音樂。 晨報記者 高萬軍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