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記者從山西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歷時5個月之后,山西省50家鑄造企業“體檢”工作順利結束。省應急管理廳表示,將進一步強化措施,督促各市縣全面完成鑄造企業安全“體檢”,并督促各企業將排查出的隱患按時整改到位。
據了解,為有效防范化解冶金工貿行業安全風險,從今年3月開始,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嚴密組織了鑄造企業安全 “體檢”,要求各級監管部門全面摸排涉及高爐、沖天爐、電爐、熔煉爐、保溫爐等生產設備、存在金屬冶煉生產活動的鑄造企業,進行登記建檔,并組織專家逐一“體檢”,對隱患整改情況逐項驗收。
按照職責分工,省市縣三級冶金工貿安全監管人員對照 《工貿行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扎實開展了鑄造企業安全“體檢”。截至8月底,全省共對 409家鑄造企業進行了“體檢”,發現一般隱患和問題6978條,重大隱患 565條,行政處罰171.4萬元,停產整頓 6家。目前,一般隱患已整改4501條,重大隱患已整改348條。
在工作推進中,每到一地,省應急管理廳監管人員都選取 1到 2家具有典型性或者安全風險較高的鑄造企業,召集基層相關監管人員到現場觀摩,在統一“體檢”程序和工作標準的同時,手把手指導檢查方法,心貼心交流監管心得,充實了專家“體檢”服務的內容。對“體檢”中發現的各市縣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省廳還組織召開片區座談會,及時溝通,集中糾偏,確保安全“體檢”工作按既定目標推進。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將持續推進鑄造企業安全 “體檢”,力爭今年底前按照職責范圍全面完成 629家鑄造企業的“體檢”。對排查出的隱患問題,省應急管理廳將進一步匯總梳理,制定針對性監管措施,加強執法檢查,督促各鑄造企業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將隱患特別是重大隱患整改治理管控到位。山西青年報記者 王鈺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