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專項——河北省2019年城市癌癥早診早治和腫瘤隨訪登記項目在邯鄲市啟動。 記者張淑會攝
9月26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專項——河北省2019年城市癌癥早診早治和腫瘤隨訪登記項目在邯鄲市啟動。啟動會由河北省衛健委主辦,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承辦、邯鄲市中心醫院協辦。
“雖然惡性腫瘤是我國居民第二位死亡原因,但在城市,惡性腫瘤則排在全死因第一位。”在啟動會上,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單保恩介紹,在過去30-40年中,惡性腫瘤死亡率在城市人群中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農村,尤其是男性人群。2018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公布的數據顯示,肺癌、結直腸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肝癌是我國城市居民高發的前五位癌癥,占所有新發癌癥病例的60%以上。
2012年,我國啟動了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我省是全國開展此項目的首批9個省份之一,參與城市為唐山市。”河北省腫瘤防治辦公室主任賀宇彤介紹,今年,河北省將在石家莊市、唐山市、邢臺市、邯鄲市實施這一項目,對4個城市中45—74歲的常住戶籍人口,免費開展五種常見癌癥高危人群的評估、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其中,石家莊市、唐山市、邢臺市為國家項目城市,邯鄲市為自籌經費項目城市。
該項目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定篩查人群,以定點篩查醫院為基礎,選擇合適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作為篩查點。根據工作方案,參與者要到居住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填寫“高危人群評估知情同意書”和“防癌風險評估問卷”,問卷內容包括飲食習慣、生活環境、惡性腫瘤家族史等。要免費接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糞便隱血試驗(FIT)和幽門螺桿菌(HP)的檢測。項目醫務人員將通過高危人群評估模型對參與人群患五種癌癥的風險進行評估。如果評估結果提示為某種癌癥的高風險人群,醫務人員將預約參與者到指定醫院接受相關癌癥的免費篩查。
據介紹,目前,河北省該項目建立了“由市衛生健康委組織管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協調為依托”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流調在基層、篩查在醫院,質控在疾控”的運行機制。2018-2019年度全省共進行高危人群問卷調查37849份,對17030名城市居民進行了高危癌種的臨床篩查,篩查總體完成率為113.53%,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量。其中,共篩查出陽性病例2060例,陽性檢出率為12.1%,篩查出的陽性患者均接受了規范化診療,也使許多癌前病變病例和早期癌癥患者得到了及時發現和治療。
腫瘤登記工作,在癌癥防控政策的制定及相關工作的開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惡性腫瘤防治的工作基礎。截至目前,河北省11個地級市全部建立了市級腫瘤登記中心,正逐步建立覆蓋全省的腫瘤登記監測網絡。2018河北省腫瘤登記年報納入全省26個登記處數據,覆蓋人口約1591萬人,約占全省人口總數的21.4%。今年,河北省國家級腫瘤登記項目點將增至53個。
河北省衛健委副主任江建明介紹,河北省將積極推進落實國家《腫瘤登記管理辦法》,完善腫瘤登記報告體系,建立腫瘤登記報告制度,規范腫瘤登記報告工作。到2022年,實現腫瘤登記工作在所有縣區全覆蓋,納入國家腫瘤登記年報的登記處數量不少于50個。同時,將加快推進癌癥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 逐步擴大篩查和早診早治覆蓋范圍。(記者張淑會 通訊員周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