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業是民生之本,關乎著個人發展和家庭福祉,更關乎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始終牽動著全社會的目光。
截至2018年,晉中從業人員170.8萬人,較1949年增長318.9%。其中,在崗職工人數為32.98萬人,較1949年增長9.27倍。
截至2018年,晉中從業人員第一、二、三產業構成比例為37.22:19.24:43.54,與1952年相比,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下降48.72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分別提高了16.41個和32.31個百分點。
70年來,晉中的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得益于一項項保就業、促創業政策的出臺與落實。新中國成立之初,晉中就業結構較為單一,需要各縣人民政府通過職業介紹,或以工代賑、生產自救、返鄉生產和自謀職業等途徑,安置大批事業人員。到了1979年,晉中開始實行文化考核和擇優錄用的辦法招收工人。
1997年以來,晉中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就業調控,幫助困難人員就業。讓農村的富余勞動力走出去,讓城里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反哺鄉村,促進城鄉均衡發展,最終實現城鄉人民的共同富裕,一直是晉中市委、市政府最牽掛的事。
近年來,晉中進一步加大“4050”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幫扶力度,為他們“私人訂制”就業服務,實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就業幫扶,實現了就業困難人員動態消零。
2016年以來,晉中市人社局把精準扶貧作為頭等大事,積極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和技能提升工程,把就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以精準就業培訓、精準就業服務、精準勞務輸出“三個精準”的“一條龍”服務,全力推進貧困勞動力就業。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晉中的創業幫扶水平也與時俱進。從2010年4月壽陽建起全市第一個創業孵化基地——壽陽家居建材創業孵化基地起,目前晉中已建成16個創業孵化基地和大學生創業園區,累計進駐創業實體1667個。
近年來,隨著就業渠道和方式日益多元化,晉中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保險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保障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群眾得到的實惠也越來越多。近5年來,晉中五項社保(含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基金累計支出274.2億元,為72.1萬人(次)足額兌現各項社保待遇,實現了應保盡保。
70年來,晉中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就業得到保障,各類困難群體的生活得到改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讓百姓無后顧之憂,人才隊伍全面壯大,為晉中發展提供了高質量的社會保障和人才支撐。山西晚報記者 張楊 通訊員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