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9月29日電(記者閆起磊)近日,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了《石家莊市正定古城保護條例》,這是河北省首部古城保護專門法規。
根據條例,建立了正定古城保護名錄制度,規定了正定縣文物、規劃、住建、園林等主管部門負責編制、調整古城保護名錄,報正定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同時規定,列入保護名錄的保護對象,應當建立保護檔案,并分類設置相應的保護標志。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損壞或者擅自設置、移動、遮擋、污損保護標志的行為做出了禁止性規定和相應的處罰。
古城土地利用應當與正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協調一致,根據正定古城保護需要,可以有序疏解非古城功能。外遷騰退的房屋和土地,優先用于古城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同時規定,正定古城保護范圍內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報請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業機構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發掘。
正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北魏至清末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是當時我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鎮之一,與北京、保定并稱“北方三雄鎮”。古城內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6處、縣級23處,館藏文物7600多件,其中,隋龍藏寺碑、開元寺唐代木構鐘樓、隆興寺宋代建筑群等文物古跡享譽海內外。
條例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