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澤宏說,當時企業急需購買材料擴大經營,但流動資金緊張,一時陷入困難。當他了解到稅務系統和銀行搭建有“銀稅互動”平臺之后,就嘗試使用了農業銀行“納稅e貸”產品,在電腦上進行操作,不到10分鐘,24萬元的貸款就到賬了,貸款利率只有4.56%。
謝澤宏所說的“銀稅互動”是稅務部門、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和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共享納稅信用評價結果,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緩解企業融資難的一種方式。金融機構可以為納稅信用級別為A級和B級的企業發放“銀稅互動”貸款。農業銀行的“納稅e貸”則是多家銀行推出的“銀稅互動”產品之一。
山西省稅務局納稅服務處處長閆海龍介紹說,納稅信用級別為A級和B級的企業都是誠信納稅企業。“銀稅互動”就是稅務部門為銀行搭建的一個平臺,銀行通過納稅情況了解企業經營狀況來決定是否放款,同時讓誠信納稅的企業通過便捷的方式獲得貸款支持。
“2015年,山西省稅務部門就與山西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對納稅信用級別為A級的企業放款。從2016年開始,貸款范圍擴大到了納稅信用級別為B級的企業,更多小微企業用光榮納稅的‘名片’換來了企業發展的真金白銀。”閆海龍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開發了“納稅e貸”“云稅貸”“稅貸通”“稅融通”等銀稅合作產品150多個。數據顯示,2019年1至8月,山西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7848戶誠信納稅企業發放貸款171.19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戶數7670戶,貸款金額147.43億元。
在山西省銀行業人士看來,銀行有放款意愿,但不了解企業經營情況,怕形成壞賬,造成損失。“銀稅互動”平臺可以讓銀行通過納稅情況精準了解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
山西省晉中市一家木門企業副總經理史安瑞告訴記者,不久前,企業通過“銀稅互動”平臺獲得了50萬元的銀行貸款。這讓他感受到“以信換貸”帶給企業的實惠。同時,對小微企業誠信納稅也產生了很好的示范效應。
為了幫助企業有效提升納稅信用,山西省稅務局2018年底在全省建立了納稅信用修復機制,幫助民營企業以及小微企業完善財務制度、規范財務管理、修復納稅信用、提升信用級別,享受各項納稅信用激勵服務。
閆海龍說:“‘銀稅互動’形成了企業有發展、銀行有效率、納稅更誠信的良性互動,同時也推進了信用體系建設,在全社會形成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良好價值導向。”